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文化娱乐
80后小伙儿传承麒麟舞 使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去
2016-01-14 09:00:00
 

  原标题:使传统文化活起来走出去

  1989年出生的张梓康如今已是黄阁镇大井村麒麟健身队的副教练,也是广东麒麟舞传承人。

  109“好教练”张梓康:

  能武也能“舞”的好后生

  26岁,许多年轻人还在人生路上磕磕碰碰、不断摸索时,张梓康的人生规划已经很清晰:继承祖辈的烧腊技艺,把烧腊公司经营下去,一两年内开几家连锁店,将黄阁烧肉的品牌打响;利用自身的武术功底,教学生们学习麒麟舞,培养麒麟舞后备人才……

  黄阁麒麟舞,起源于古老的麒麟图腾崇拜,是黄阁先民们在当地麒麟文化信仰的土壤中,借鉴珠三角的醒狮、武术等动作和技巧,培育起来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逢年过节,黄阁人都会“舞”起麒麟,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和所有传统文化一样,麒麟舞的传承离不开黄阁人世世代代的发扬。大井村重组麒麟健身队时,张梓康作为其中的核心队员兼教练,参与南沙大井小学的麒麟文化基地教学活动,免费教授当地学生学习麒麟舞。

  从10多岁开始,张梓康便开始习武。在黄阁,学“舞”麒麟必需先学武术,有了武术的功底才能“舞”好麒麟。有着十多年武术功底的张梓康,打得一手好拳法,舞麒麟自然便十分出彩。

  最年轻的省级非遗传承人

  除了麒麟舞,黄阁人的醒狮也舞得虎虎生风。对于张梓康来说,舞狮和舞麒麟同样都能信手拈来。受村中醒狮文化、麒麟文化的影响,张梓康自幼便加入大井村麒麟队、醒狮队,跟随村里的前辈深造学习。对于他来说,舞麒麟和舞狮练法差不多,都是武术的一种发挥,不同之处在于,舞狮有固定的动作和套路,而舞麒麟则是武术动作的自由发挥,“舞麒麟的动作可以自己设计,更注重动作的自由创新。”

  如今,作为南沙区最年轻的省级非遗传承人,张梓康精通传统麒麟舞、醒狮和洪家拳、莫家拳、传统南拳等民间技艺,老前辈评价他“勤思好学,功底深厚、马步稳健,出手快捷有力”。谦虚的张梓康则表示“资质不聪慧,唯有将勤补拙,把心也沉下去”。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每天打理好烧腊店的物流配送后,张梓康就会到大井村的习武基地加强练习,先花一两个小时练好基本武步,然后各种拳术、兵器再练一遍,以温故知新。对于武术的精益求精,让张梓康在不同的平台名气渐露。2006年~2015年期间,他参加国家、省、市、区的各种比赛演出近20场,均名列前茅。

  好人简介:

  每天清晨,当整座城市还沉浸在夜色中,在南沙区黄阁镇大井村的道路上,总能见到一辆印有“黄阁烧肉”字样的小型货车停在一厂房门口,一个身影忙着将新鲜出炉的烧肉装载到小货车上。继承祖辈们出色的烧腊技艺,26岁的他不辞劳苦,日复一日努力打拼。他叫张梓康,广东省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大学毕业后,身怀一身好功夫的他回到村里,投身于黄阁麒麟舞、醒狮文化的传承工作,让民间传统武艺代代相传。

  好人说:"传统文化要发扬光大,必须要有人来继承。我将自己的所学无偿地教给大家,就是希望传统的艺术能够后继有人,代代相传。"

  学成不忘薪火相传

  张梓康对武术有着天然的热爱。在广州体育学院读大学时,他选的专业就是武术。“大学里,很多人热衷街舞表演。我就在想,为什么没人欣赏传统醒狮表演呢?大多数人都将醒狮表演停留在店铺开张、过年过节那些场合,我能否改编一下,让更多人去接受这种传统武艺呢?”在这个念头的促使下,他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在大学训练室思考和创作,在学校的支持下,他组织成立了广州体育学院龙狮协会并兼任负责人。学习之余,他经常组织80多名会员共同探讨麒麟、醒狮等民间传统技艺的传承问题,并组织参加学校的文艺表演,让醒狮表演也成为风靡校园的一项运动。

  毕业后,张梓康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南沙区文化馆担任武术教练。虽然近两年他辞去了该职务,回归到家族烧腊技艺的继承中,但担任武术教练的身份依然不变。2009年至今,他受邀担任黄阁镇大井小学、广州市文化馆醒狮队教练,担任黄阁麒麟文化协会的麒麟、醒狮、武术教练,并组织挑选了一大批少年儿童作为重点培训对象。

  “只要他们有兴趣学,我就乐意教。”张梓康说,学生的练习,不追求学得多么精,能够亲近、了解并产生热爱,就是成功的开始。在双休日和工作日的晚上,张梓康加班加点为少儿新学员培训,从不拿分毫。

  做优做强地方品牌

  辞去文化馆的工作,回家执掌父亲的烧腊店,很多人对张梓康的这一行为感到不解——作为一名本科生,加上在武术方面屡屡获奖,张梓康在体育领域必定大有作为,何必将大好青春耗在家庭作坊高温高热的烤炉边?

  “没有父亲的辛勤劳作,就没有今天的自己,更何况烧腊并不是什么不光鲜的活儿。”张梓康说,看着父亲日复一日用心做烧腊,感动于父亲的那份满足感,张梓康毅然挑起家里的担子。除了继承、吸收祖辈传统的民间烧肉技艺,张梓康还运用现代管理模式与市场接轨,于近年创办起属于自己的民营企业,经营烧肉、烧鹅、叉烧等烧腊品的制作、配送、销售。企业的运作渐入正轨,张梓康筹划着下一步的打算——开实体连锁店,将“黄阁烧肉”的特色品牌打响。

  家庭生活条件改善了,张梓康不忘乡亲。每年当地有什么节日或要修缮村中基础设施,他总会动员家庭成员捐助,出钱出力。自大井村近几年举办第一届老人节以来,张梓康一家为大井村老人捐款捐物10多万元。他还积极支持村体育事业的发展,出钱出力修建体育文娱活动场地和购置活动器材,为村民休闲健身锻炼提供好去处。(撰文 记者周秋敏 通讯员李滨 摄影 记者康健)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信息时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