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时政
祁述裕: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在稳增长、促消费中的作用
2016-02-14 12:11:00
 

  编者按:

  最近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参与了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牵头的发掘文化资源,推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文件的起草工作。这个文件针对的是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主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祁述裕就其研究体会在国家行政学院文化政策研究中心四川研究基地成立会上做了题为《重视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在稳增长、促消费中的作用》的演讲,本文根据此次演讲整理而成,内容有增删。

  一、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

  提出要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在稳增长、促消费中的作用,文化系统的人听起来可能会觉得有些怪怪的。因为,眼下讲到公益性文化单位的职责,人们联想到的是公共博物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农家书屋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是 5+1或6+1之类。

  大家都知道,2003——2012年实施的那场文化体制改革,核心是两分类,即把国有文化单位分为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经营性文化企业。其中,公益性文化单位是由财政负责提供资金支持,其基本职责是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尽管也讲公益性文化单位可以提供其他适应公众需求的文化服务,但在政策上并没有实际的支持。相反,还有许多限制(后面我会谈这个问题)。

  现在,我们提出要重视发挥公益性文化单位在稳增长、促消费中的作用,并不是否定公益性文化单位的基本职责是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这一点没有变化。不同的是要求博物馆、图书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不能仅仅满足于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还积极发掘其藏品的文化内涵,按照市场机制的要求,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创意服务。

  我们认为,这是补充公益性文化机构发展资金、增强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稳增长、促消费的重要途径,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渠道。

  我们认为,调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积极性,健全体制机制,使其尽可能不断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市场美誉度的文化创意产品,这有利于促进优秀文化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共享,有利于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上述这些理念反映了人们在对公益性文化单位职责的理解上,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这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第一,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经济转型升级,稳增长、促消费是当代中国最紧迫的问题。各行各业都应该尽可能为经济转型升级出力,文化系统也责无旁贷。近几年,故宫博物院在发掘藏品文化内涵,开发文创产品、增加文化消费上卓有成效。国务院领导对故宫发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品的做法十分赞赏,要求文化系统重视这个问题,发挥文化系统在稳增长、促消费中的作用。

  第二,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需要。我国历史悠久,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这是我们的一大优势。但传统文化资源要在当代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需要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13年,习总书记在中央一次有关文化方面的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讲:“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对文化系统来说,要做到这些,很重要的路径就是发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品。

  第三,贯彻落实《博物馆条例》的需要。2015年3月,国家新颁布了《博物馆条例》,《博物馆条例》鼓励博物馆发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创产品:“国家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结合,开发旅游产品,通过合法经营收入巩固博物馆发展资金,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落实这个要求,需要政策支持。不仅是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等也应该如此。

  第四,公益性文化单位自我发展的需要。我本人跟文化系统合作多年,我有一个感觉。文化系统对引领、推动我国文化发展贡献很大,是一个值得尊敬的部门。但毋庸讳言,由于历史原因,文化系统也有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计划思维多,市场思维少;喂食思维多,谋生思维少。比如,在文化系统调研,听地方文化系统的官员介绍文化建设情况。听到最多的是讲当地财政投了多少多少钱,建了多少多少公共文化设施,并以此为荣。至于这些公共设施的效能如何却很少提及。

  以财政投入为例。本世纪以来,特别是 “十五”和 “十一五”这十年,财政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无论是总量还是增幅都大幅度增加。有些年份增幅甚至超过30%。财政对文物系统支持力度就更大。尽管如此,文化系统仍然不满意。主要理由有二:一是与教育、医疗卫生等相比,财政投入总量偏少;二是占财政投入比重偏少。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认为这两点都站不住脚。第一,当今无论那个国家,中央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都无法与教育、医疗卫生相比,这是国际惯例。第二,我国中央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并不比发达国家少。樊鹏先生撰写的《文化与强国——德国札记》(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就谈到了这一点。书中还强调,由于近些年欧洲经济不景气,欧盟国家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总体上在减少。樊鹏先生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挂过职,他所说的都是自己的观察和调研的结论。此外,我们都知道,美国中央财政对公共文化的直接投入更是少得可怜,跟我国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不是说中央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就太多了?也不是。我认为,目前我国公共文化资金投入和使用有两大问题:一是饱饿不均,有些经济发达城市公共文化经费为花不出去发愁,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经费却严重不足;二是使用效能低。无论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资金低效使用、甚至无效使用的问题都很突出。我认为,适当增加中央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还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公共文化资金的使用效率。还有一点,就是要增加文化系统自我谋生能力,强化市场意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这是以前文化系统很少提及的、也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

  “十三五”时期我国产业转型的任务非常繁重。“十三五”期间,国家财政也一定是比较吃紧的。最近,为支持企业渡过难关,国务院又实施了企业减税政策。我预计,“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不会有明显的增加,占比甚至有可能减少,公益性文化单位未来要适应过紧日子。两大原因:第一,经济总体来讲进入了比较艰难的时期,国家财政增收难度大了,可支配的资金少了。第二,公共文化服务是精神性需求,是锦上添花的事情。一个国家财政有钱的时候,政府都愿意加大文化事业的投入,因为这是最长脸的事情。但当钱袋子吃紧的时候,首先压缩的肯定也是公共文化领域的投入。其次才会考虑压缩教育经费、养老保险经费、医疗保险经费等。因为,后者属于民生工程,而公共文化服务是精神性需求,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多一点少一点无伤大雅。

  文化系统也应该多体谅国家的难处,多为国家分忧。我认为,增加市场意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就能多为国家分忧。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发掘文化资源,开发文化文创产品。文化系统应该增加自我造血功能。西方国家一些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机构在财政资金减少的情况下,承担起创造经济价值、填补资金不足的重任。我国公益性文化机构也应该做得到。关键是要有这个意识。关键是要破除公益性文化单位只会花钱,不会挣钱、无需挣钱的观念。

  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花钱就是不光彩的事情。不是的。政府部门、单位有些是挣钱的,有些是花钱的。分工不同,天经地义。我只是强调,第一,钱要花得有效率;第二,如果既能有效花钱,又有能力挣钱、为国家财政分忧,为稳增长、促销费出力,那就更好。

  第五,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的需要。问题是要求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做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与现有的体制机制有冲突。前面说了,本世纪从2003年——2012年实施的文化体制改革,基本思路是两分类。就是把国有文化单位划分为经营性文化企业和公益性文化单位两类。经营性文化企业是要与其他类型的企业在市场上竞争,靠自身的经营活动在市场生存。公益性文化单位则是要由财政提供经费,其基本职责是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文化单位如果参与经营活动,就要实行收支两条线,其经营收入要全部上交。然后再由财政根据其运营的需要按照人头、项目等提供资金拨款。


编辑:小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