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拼关系”也是核心竞争力
美国人在找工作这件事情上,不仅深谙人力资本的重要性,比起欧洲人,他们更懂得搭建自己的社会资本。美国文化价值观虽强调个人能力,但父辈的基础不仅是很多人成功的基石,更是拼能力之外,就业成功的敲门砖。
本科同学Kevin在美国念研究生,在找工作这件事上,美国人的处事逻辑,彻底刷新了他对找工作这件事的认识。Kevin说,美国人比他见过的任何人都更为直接和大胆,他们追求人定胜天,凡事逆流而上,从不知难而退。特别是在找工作这件事情上,“你知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认识谁”,Kevin周围同学找到工作的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是通过“统一投简历—笔试—HR面试”这样的流程。美国人信奉“聪明人认识聪明人”,有的工作根本没有公开招聘,完全靠内部推荐。与其说这是“拼关系”,不如说“冲冲冲的美式资本主义”把“拼关系”也作为人力资本和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部分,对于年轻人来说,建立和拓展自己的“求职关系网”是至关重要的。
Kevin班里一个美国同学求职美国一家银行被拒后丝毫没有泄气,终于等来这家金融公司的部门经理到他们学院做演讲,同学当面自荐,通过演讲人内推,直接进入到了该公司工作,部门经理欣赏的就是他的这份勇气和魄力。当然,家族联系在美国也是一种寻找临时实习或是长远事业的普遍方式。虽不是明目张胆地任人唯亲,但家族背景也往往是享有提升能力和抱负的垫脚石。就金融行业来说,企业相互交融的关系更为明显,如果花旗集团高管的孩子想要进入到高盛集团、摩根斯坦利,不仅会比普通人容易,甚至相较于证交所监管人员的孩子也会更有优势。
如果说欧洲人生活重在“写意”,那美国人生活则是重在“写实”。法国人在咖啡厅聊天调情的时候,美国人大概正在咖啡厅飞速地敲打着计算机。美国人忙得胃溃疡的时候,法国人可能又吃了一罐鹅肝酱。和欧洲的年轻人不同,美国年轻人中的大多数都向往可以去到纽约、芝加哥、波士顿这样的大城市工作,尽管在这样的地方工作意味着每天像陀螺一样不停地旋转。《纽约时报》曾经做过一次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几乎一半的年轻美国人都希望到纽约工作,虽然在历时半年所采访的160个追梦人中,仅有30个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美国年轻人热爱着纽约的一切,它是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时尚的中心,全世界最新、最好的东西,在纽约都可以看得到。不过,不少在纽约工作的年轻人都居住在纽约以外的城市,如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每天除了靠地铁通勤,有的时候还需要搭乘火车,这样的双城生活在年轻人中不算少数,好在纽约地铁提供一周七天每天24小时的服务,让纽约的年轻人穿越时间、跨越空间成为可能。
欧洲
比起“拼爹”,他们更愿“拼自己的关系”
在欧洲交流的时候,授课的教授总爱和我们聊中国的“关系”,甚至期末口试第一个问题也是:“你能和我聊聊中国人所说的关系吗?”看着教授充满期待的神情,我第一次感觉到“关系”是中国特色。事实上,英语中是没有办法找到一个单词完全诠释中国的“关系”,relationship(亲属关系)太过狭窄, social network(社会网络)又太过宽泛,都无法准确概括“关系”的精髓,难道说在欧洲人的思维里,压根就不存在“拼关系”、“拼爹”一说?
都说制度塑造人性,社会关系网络的建构和形成本质上是与一个国家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直接相关的。我们中国人所说的这种“关系”,通常是以一种亲朋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而在个人主义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欧洲社会,“拼关系”更多的是通过另一种形式的社会网络,即团体身份归属为基础的关系网络实现的,比如足球俱乐部、社团、校友会,甚至是派对上搭讪认识的朋友。跟“拼爹”比起来,欧洲人似乎更愿意去“拼”自己构建起来的社会关系。欧洲学生热衷于办派对、参加社团、集体活动,与其说他们这是“不务正业”,不如说这就是他们“拼关系”的一种形式,通过自己搭建起来的社会网络发展自己的社会资本。
一同上选修课的德国同学,父母都是非常有名的律师。当时正在四下申请实习找工作的他,在我们看来靠父母推荐,外加无懈可击的简历,他找工作压根就不需要忧愁,可他对我们这种“拼爹”的建议十分不解,比起父母的推荐,他反而更愿意接受同一足球队学长的推荐和帮助。无独有偶,另一个学编辑出版的同学是通过校友会认识的校友推荐找到心仪工作的。比起七大姑八大姨通过关系推荐的工作,他们视自主性为最重要的坚持。
“纸质简历”已经死亡,线上互动才是王道
让我对欧洲同学最为惊叹的,是通过时下最流行的“社交媒体”编织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在Facebook上和好几位欧洲同学互加好友后,我的邮箱一连几天一直收到好友邀请我注册加入“Linkedln(职场社交平台)”的邮件,我跟着提示简单注册填写信息后就再没登录过,Linkedln个人主页用当时同学的话来说简直就是“一片荒芜”。后来,同学问我为什么不详细完善自己的主页和他们互动时,我才发现,原来他们现在都流行用“社交媒体”找工作、找实习、套近乎。特别擅长自媒体营销的法国同学Paul告诉我,如果想要找到一份好工作,我不仅需要一份精心雕琢过的个人简历,还要有意识到分享那些和潜在工作实习相关的帖子,发表精到的评论,与那个领域的人积极互动,总之就是要利用社交媒体的平台尽力去展示自己、打造出自己的品牌。
在这个“纸质简历”已经死亡的年代,找工作靠的就是线上互动。Paul是新闻传播专业的,他先后在Linkedln、XING和Viadeo几个网站发布了自己的毕业作品,然后让自己在媒体圈里的师兄师姐转发分享评论,短短几天的时间里他就收获了无数心仪媒体的offer。看起来这就是一个他精心策划的营销方案,就等着心仪的公司上钩。如果你以为这就是他找到满意工作的全部,那你就太天真了,社交媒体上“大牛”们经常发布会自己即将参加各种类型讲座、研讨会、茶话会的信息,Paul无一缺席,并且还总是积极地互动提问,用他的话来说,就算没有社交媒体上大量的转发,他的频繁互动也足以引起大牛们的注意。
城市差异不大,对他们来说去哪儿都一样
法兰西斯·梅思的《美丽的托斯卡尼》曾经说过:“在加州,时间像呼啦圈。我扭个不停,却停在原地。在托斯卡尼,我可以在地中海的阳光下,提着一篮李子,逍遥地走一整天。”这句话完美诠释了欧洲和美国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高税率让每个人都很慵懒,动不动就罢工,从政府到个人,都把生活品质看得异常重要。
曾经问过好几个欧洲同学是否想要去像巴黎、柏林、阿姆斯特丹这样的大城市,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否定,除非自己的专业只能在巴黎那样的大城市得到最好的发展,他们宁愿就待在自己的小城顺其自然、安逸地度过一生。的确,欧洲城市之间差距不大,大城市或许比小城市更为热闹,但商店依旧是入夜就打烊,周末不开业。一个法国朋友家在图卢兹,精通法语、荷兰语、中文,当问到她是否会想要去巴黎奋斗,她的头摇得就像拨浪鼓,当时正在比利时交流的她说宁愿留在布鲁塞尔也不会想要去巴黎,在大城市每天不断追赶,不如选择一个安静的小城,偶尔伸伸懒腰,安步当车,反正生命的终点都是一样的。和他们交流完,我突然明白为什么法国的失业率接近10%了,难怪大家都说欧洲是最适合被解雇的地方。(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