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公益服务创新让中国更多老人乐享晚年
2016-02-03 16:05:58
 

  新华社北京2月3日电(记者程云杰)春节将至,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在全国近100个城市建设的“暖心工程”服务站也变得更加忙碌,不少高龄老人、贫困老人、失能老人都收到了年货。

  101岁的翟德溥老人在哈尔滨市道里区“暖心工程社区服务站”的照顾下身体健康,喜悦之余挥毫写下了一个“福”字,里面藏着“禄寿喜”。

  平时,道里区的100户特色居家养老互助点还会为老人们举办特色剪纸、键盘声乐、书法绘画、益智游戏、手工编织等文化娱乐活动,提供日间照料、老年餐桌、理发助洁、医疗体检、居家服务、精神慰藉等服务,让独居老人在互帮互助和互相学习中感受更多欢乐,不再孤单。

  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还会走访辖区内的老人,为那些没有退休金、生活困难的老人接洽社区居委会和低保部门,帮助他们办理低保、又和附近的助老志愿者联系,帮助困难老龄群体安享晚年。

  家住哈尔滨市道里区的张凤英老人,老伴过世后子女又不在身边,正是因为社区服务站志愿者的陪伴,才变得开朗起来,经常和老姐妹一起外出活动,并加入了服务站的助老志愿者队伍。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公益研究中心主任陶传进在对这一项目进行评估时指出,虽然市场力量已经越来越关注养老产业的利润空间,但主要还是将眼睛盯在了那些具有支付能力的老人群体身上,对于“三无”“贫困”等弱势老人的福祉的改善,不仅难以盈利,反而需要投入资源,因而企业一般不愿进入,这就凸显了公益助老服务的重要性。

  陶传进认为,暖心工程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它通过对公共服务的递送激活了街道居委会与当地小微企业的互动关系,形成了中央、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养老服务供给的模式。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人口的15.5%。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且90%以上的养老会在社区中进行。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副秘书长兼老龄和社区公益发展部主任缪瑞兰指出,“暖心工程”虽然是一个公益项目,但是已在实践中形成了动员体系,成为提升社区治理水平的有力抓手。

  记者了解到,山东济南市天桥区堤口路街道办事处在暖心工程社区服务站的建设过程中就综合利用了财政拨款、企业赞助和社会募捐,改变了养老服务由政府包办,资金由财政包干的单一局面。2015年,这个街道社区共筹集资金和物资300余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1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180万元、募集社会资金近30万元,全部用于改善受助老人的生活和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惠及辖区9000余位老年人。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理事长戚学森把堤口路街道称为“暖心工程”的“种子田”,从中可以看到公益助老项目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和生命力。

  自2013年开始实施至2015年年底,“暖心工程”已累计争取中央财政资金295万元,募集社会资金1435万元,撬动地方财政配套资金6839.5万元,通过基金会的总资金投入为1730.14万元,项目总投入为8569.60万元,惠及了近100个城市、200多个社区的6万多困难老人。

  民政部部长、全国老龄办主任李立国此前曾表示,中国空巢和独居老人近1亿人,60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人,帮扶困难老年人是中国发展老龄事业的重中之重。

  人们注意到在“暖心工程”的项目区,不少老年人不仅走出了孤独、忧郁的生活,而且还组成了银发志愿队,由低龄老人志愿者照顾和帮助高龄失能老人的情况十分常见。

  “每个人都有年老体衰的时候,对老年人的照顾和关爱是一个爱心传递的过程,它反应了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尚,只有让老有所养,小康社会的建设才能给中国人的未来带来更多幸福的温度。”缪瑞兰说。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