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洋学生变身“乘务员” 盲旅客遇上“牵手人”
2016-01-26 07:20:00
 

  本报武汉1月25日电 (记者付文)“利德、帕特你们好,我和艳丽为你们介绍、展示下乘务员的日常工作。”1月25日下午3时许,武汉客运段G516次列车长佘桂宝和乘务员潘艳丽赶到了车站。为了让外国留学生志愿者更近距离了解高铁乘务员工作,两人作为武铁“凤舞楚天”优秀乘务员代表放弃休息前来辅导。

  “像这个背包,放得就太靠外了,要往里边塞一点。”在武汉开往宜昌东的D5826次列车上,佘桂宝和潘艳丽给帕特和利德做起了示范。从迎送旅客到整理行李,从为行动不便旅客端茶送水到车厢内行走时礼让旅客的姿态,利德两人学得一丝不苟。

  利德来自阿尔及利亚,正在华中师范大学读研究生。今年,是武汉铁路局连续第七年面向高校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铁路春运活动,共招募华中师范大学、江汉大学、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483名大学生,其中就包括15名来自阿尔及利亚、刚果、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12个国家的留学生,他们将在武昌、汉口、襄阳等客流较大的车站开展为期40天的志愿服务工作。

  “我在武汉读书两年多了,已经去过中国很多地方。这次当春运志愿者,是我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方式。”来自刚果的帕特说,“我坐过高铁,也坐过绿皮车和红皮车。高铁让我感觉很赞,不仅又快又稳,而且环境非常好!”

  本报太原1月25日电 (周亚军、田强)1月24日,寒潮之下的太原,滴水成冰。盲人旅客张巧俊的返乡路经历了“惴惴不安”到“感觉像家一样”的大反转。

  45岁的张巧俊在太原跟儿子居住,恰巧赶上家里有急事不得不走,儿子又遇突发情况没法送站,她只得孤身一人打车来到太原南站,准备乘坐D2533次列车回襄汾。

  摸索下车时,张巧俊被司机喊住了。40岁上下、操太原口音的司机师傅递过一张卡片:“大姐,这有南站‘爱心服务区’的电话,你拿着,打个电话那些姑娘会接你进站上车。”说完,司机有些不放心,还是帮着打了电话,又牵着手将张巧俊送到了进站口。

  在进站口,太原南站“婷婷爱心服务区”带头人、全国铁路劳动模范蒲婷婷迎上来,张巧俊的手再次被牵起,先是到“爱心服务区”候车,接着上站台、进车厢、下车、出站。在襄汾西站出站时,张巧俊的手又握紧在值班员陈全政的手里。

  今年春运,太原铁路局号召客运服务优质品牌联合牵手,“品牌相约、爱心接力”、统一配置“爱心服务卡”、统一开通“爱心专线”、统一配备“服务器械”、统一开启“链接服务”、统一提供“十大服务套餐”,让重点旅客从进站、乘车到出站,享受无缝隙、全流程的贴心服务。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