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职业教育,不能停下创新的脚步
2016-01-08 15:37:00
 

  2015年,全国职业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成就喜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能力进一步提高,但是应该清醒看到,还有一些阻碍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2016,我们仍不能停下创新的脚步。

  比如,社会公众对现代职业教育的认知度、认可度不高,职业学校或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的老问题没有根本上扭转;新型城镇化建设、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等国家重大战略行动蕴含着对职业教育的重大需求,但发挥职业教育作用、依靠职业教育力量的体制和机制并没有形成;广大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用人单位参与职业教育的制度体系还不完备,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调动,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够落实……这些问题都超出了教育部门管理范畴和职业教育机构及其工作者的能力所及,要想改变这种局面恐怕仅在“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左邻右舍”各种要素之间直接进行改革还不够,必须发挥政府、市场两种力量统筹推进配套性制度改革,建立由社会相关利益主体协同建设、合作治理的职业教育制度、文化、生态体系。

  新的一年,有五个重要的改革创新领域要重点关注。

  第一,职业教育模式与学制改革。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帮助学习者完成向职业人的过渡、促进成功就业,其教育模式必须体现职业(群)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要求,并照顾到不同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和需求,需要灵活的有弹性的多样化学制。现有中职、高职的学制比较单一、刚性,显然不适宜各类学习者多样化的学习选择。目前各地在既有学历教育框架下开展不同学段相贯通的人才培养改革试验,主要做学制的“加法”,但学制越长适应的对象越少,还可能助长学历导向,从职业教育原理和规律看,学制更宜短一些、多样一些,有利于职业教育面向人人、服务终身。

  第二,职业教育三个层次的混合式改造。办好现代职业教育要集中解决好三个问题,即怎么办教育(办学)、怎么培养人才、怎么组织教学活动,分别对应于机制、模式、课程三个层次。职业教育的体制、模式、课程具有的一个共同规律和特点就是“混合性”。办学体制机制的混合性归纳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混合性体现在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课程与教学则是强调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教学载体、教学环境的混合交替,即使是信息化教学也离不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混合性”是规律,也是提高办学活力和教育质量的基本路径。

  第三,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和推广。要充分重视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复杂性,包括教育目标、专业、路径、课程、教学、评价等多个要素,涉及教师、组织机构、设备设施、场地环境等条件标准,又因各行各业职业(群)不同而不同,它远比学历标准复杂,也不同于国家有关职业技能标准、行业技能标准或企业岗位规范。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特别是职业学校教育在普通学历教育模式和标准基础上适当改造,或是引入职业资格标准,自身的教育标准不明确,更谈不上标准体系,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职业教育发展。建设职业教育标准体系需要在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社会有关方面一起参与,但学校应该更加主动。

  第四,职业教育人才评价制度的改革。这一点不要等待别人去做,职业学校要联合起来一起做。全国四六级英语考试就是一个可以借鉴的案例,一个大学系统内部的英语水平考试居然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标签,甚至成为某些省市接收大学毕业生的必备条件,说明社会需要学历学位之外的多样化的人才评价方法和途径。职业教育人才竞争力在于对职业的适应性和胜任度,核心是职业能力和素质,建立以能力目标为依据的人才评价制度势在必行,追逐学历不是出路。国内有的地方曾经探索职业教育分级制改革并提出职业教育等级证书的人才评价方案,国际上很多国家在尝试建立国家资格框架制度,这些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亟需深化。

  第五,互联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融入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积极应对互联网信息技术、云计算等带来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实现职业教育升级。一是在“互联网+”的思维下整合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源,变有限的、有形的、以学校或机构为主体的职业教育资源扩大为海量的、有形无形并存的庞大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数以亿计的社会成员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二是发展网络在线学习,形成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新模式,融合学校教育、企业教育、社会培训优势,提高学习服务支持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三是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与现代学习技术相结合,改变课程模式、教学活动形态、教学或学习方法、评价手段和方式,打造职业教育的升级版。目前,教育部、财政部支持建设了一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推出了先进的在线学习平台,有力地支持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扩大学校、企业和社会学习用户,取得良好效果。在2016年国家还将支持哪些新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也备受关注。

  还有一些有关职业教育法律、制度、政策的重大问题希望能在2016年破题。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正案》何时出台?能否加快出台有利于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财税优惠政策?社会用人制度改革特别是公共机构人事政策能否给予职业教育人才平等待遇?职业教育课程能否进入中小学尽早开展职业启蒙促进职业文化认同、能否开进普通高校促进大学生就业乃至职业生涯发展?应用技术大学类别的高校功能与作用如何定位、发展目标、模式如何转型、教育教学及评价如何改革?等等。有愿景才有行动,有行动才会有收获,衷心祝福职业教育的2016。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副书记,研究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常务理事。)

    “致2016中国教育”系列评论: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