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教育话题热议:保研“问出身”合理吗?
2015-12-23 09:44:32
 

  推荐免试生要优中选优

  一方面,重点高校要给予少数非“211”出身的优秀学生更多机会;另一方面,公众要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只有双方形成良性的互动格局,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才会得到显著提高。

  在眼球效应时代,“非211出身保研失败”迅速吸引了公众的注意力。蜻蜓点水的“浅阅读”很容易给高校这样的做法戴上“出身论”、“血统论”的帽子,从而挥舞着“道德大棒”予以鞭笞。在信息不充分的格局下,急于对“非211出身保研失败”定性和贴标签,难免有失偏颇。

  近年来,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下滑,已引起许多高校的反思。在此背景下,提高推荐免试生的比例,已经成为高校提高研究生生源的通行做法。能取得“985”、“211”高校推免资格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往往更能得到研究生招生部门的青睐。

  重点高校招收推免研究生的初衷,在于选拔一批基础知识扎实、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潜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好苗子”。和地方高校相比,“985”、“211”大多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培养的学生更加契合重点高校招收推免研究生的目标定位和价值追求。

  针对“非211出身保研失败”这一话题,笔者专门和几位硕士生导师做过交流。在他们看来,在利益主体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当下,本科生的出路也应该多元化,无论是到企业发展,还是从事行政工作,抑或从事教学和科研,既需要学生听从内心的声音,也需要老师们尊重和回应学生的利益诉求。只不过,名校免试读研的机会,应该“好钢用在刀刃上”,切实用到那些具有学术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身上。

  说到底,是否接收推免生,接收怎样的推免生,属于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范畴。更何况,考研和保研是获取名校读研资格的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有着不同的评价标准。“非211出身保研失败”与其说是招生歧视,不如说是高校的一种次优选择。“985”、“211”高校毕业的推免生,更加契合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也是一些高校更青睐“出身好”的学生的一个客观原因。

  人们要把握一个基本方向,即公共政策很多时候只能保障绝大多数情况下的正义,那些小概率的、极端情形下的不近人情,也许正是人们为了享受公平必须付出的代价。在优质生源扎堆的背景下,推荐免试生不可避免要优中选优;非“211”出身者的落榜结局并非学历歧视那么简单,或许是这名学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稍逊一筹,导致最终落选。

  拨亮教育这盏希望之灯,既需要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的治理结构,也需要求学者转变观念。在一个改革和创新的时代里,我们并不缺乏擅长考试的优秀学生,却缺乏具备创新能力的“好苗子”。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离不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一方面,重点高校要避免“一刀切”,给予少数非“211”出身的优秀学生更多机会;另一方面,公众要对优秀学生被拒给予更多的宽容和理解,尊重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只有双方形成良性的互动格局,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才会得到显著提高。(杨朝清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师)


编辑:小微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