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辽宁近30所高校的万余学生在线跨校取得学分
2015-12-23 09:12:45
 

  慕课(MOOC)、网络公开课、知识社区……互联网时代,传统教学时空的局限被打破,人们的视域被极度拓展。

  然而,优秀教学资源却大多散落于单体的大学之中,如何让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享?

  2011年,辽宁省试水建立“高校大学生网络在线跨校修读学分”校际协同育人新模式,通过网上精品公开课,实现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其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足不出校就能享受省内其他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辽宁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杨为群说。

  学——

  线上跨校修读,线下面授互动,学分互认,学生自主权更大了,学校课程短板也补齐了

  沈阳农业大学会计学专业的大四学生李金彩惊喜地发现,这个学期,自己可以选听东北财经大学开的专业课《管理会计》,还能拿到学分。

  过去,学校里有什么老师就上什么课,学生无法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和老师。“现在不仅可以在线上听感兴趣的课,还能在线下得到答疑解惑。”李金彩说。

  2011年冬天,辽宁率先启动建设省级精品开放课程。以知识点为单位,对课程资源进行重新梳理与系统组织,一批优质课程上线。

  2013年,在教育部门的牵头下,辽宁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成立“沈北高校联盟”,尝试课程互选、学分互认。“不可能每所高校都成为综合性大学,高校之间要取长补短”,沈阳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刘天华说。

  辽宁省教育厅高教处李勇江这样介绍跨校修读学分的流程:在精品公开课上线的前提下,高校先选定本校存在短板的课程,再将选课权限向校内学生开放。选课成功后,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观看课程视频,同时,授课老师将定期布置作业并安排3至4次的到校面授,为学生答疑解惑。最后将由授课老师出具考核成绩,用课方学校认定学分。

  “课程分为通识课与专业课两大类,全部出自辽宁省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李勇江说。这样一来,在缺乏文史类课程的东北财经大学,学生可以修读沈阳大学的《中国当代史》;多所理工科院校学生则十分青睐沈阳师范学院张威教授讲授的《戏剧鉴赏》课……

  截至目前,辽宁全省共建设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5门、精品资源共享课476门,跨校修读课程内容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共9个学科门类,近30所高校的1万余名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跨校取得了学分。

  教——

  课程建设方与使用方共建课程团队,统一备课教研,传统教学模式被打破

  在沈阳大学文化传媒学院教授《中国当代史》的教师杨晓梅以前从没想过,历史课还可以不按时间顺序讲。“跨校修读打破了我过去20多年的教学模式。”同时,一直困扰她的限定课时内讲不完教材的难题,在以知识点进行重新构建梳理的资源共享课中得到了解决。

  辽宁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在建立之初就反对将线下课堂直接照搬至网络。课程结构要打破教材的章节,以知识模块加知识点这一更易学习理解的模式组建课程内容,突出最重要的学习内容。

  参与跨校修读后,沈阳农业大学管理会计课程教师耿黎每次面对学生时都有些忐忑。

  东北财经大学的会计学是其优势专业,因此,沈阳农业大学的管理会计课程选择了东财的课程资源。

  “我在农大讲管理会计10年了,很多时候有思维定式。跨校修读后,要改用东财的书和教学习惯,对我来说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都形成了冲击。”

  耿黎发现,这些自愿选择跨校修读的学生学习愿望更加强烈,会提出各类问题,她需要在课下做大量准备。让她难忘的是,在一次投资决策分析的练习中,由于采用的是实际案例而非书本案例,学生做出了与教材标准答案不一样的结果。

  “当时,学生在讲台上讲,我在下面思考。之后查阅相关资料,发现在假设条件不同的情况下,确实会出现不同答案。”耿黎说。

  采用东财的课程资源并不让耿黎觉得难为情,相反,通过与东财形成课题讨论组,邀请东财教授面授与交流,两年来,沈阳农大的会计学科得到不少提升。

  根据跨校修读学分的要求,课程使用方教师要事先学习课程,同时课程建设方和课程使用方的教师组建课程团队,明确各自权责。双方教师共同商定课程大纲、教学进度按安排、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并且在修读学分期间持续沟通,这使得跨校的统一备课、教研成为可能。目前各高校已经组建了138个课程教学团队,这些教学团队都在积极摸索教学改革。

  期——

  在线课程完成率虽高达九成,但课程选择仍由学校和教师主导,学生主动性还需培养

  国际上有慕课,国内也不乏各种大学联盟,辽宁的跨校修读学分好在哪儿?

  杨为群觉得,这个做法更适应目前国内的教育现状。

  “相对慕课,跨校修读增加了线上线下的讨论、定期作业与课堂汇报,这些有益的结合使学生在线课程资源的完成率往往可高达90%”,刘天华说。而统计显示,看似红火的慕课在国内课程完成率常不足10%。

  “跨入大学校门后,学生学习惰性很强,对课外学习、课上讨论的学习方式并不积极。”沈阳农业大学教师江红霞说。她与辽宁工业大学合作,开设广告设计公共通识课。广告设计是辽宁工业大学视觉传达系的专业主干课,江红霞与对方教师共同对课程资源进行调整,并在面授时采取学生汇报与答疑相结合的形式。

  “我们将学生分成小组,每次面授时要求学生做学习汇报。这些线下学习资源采用定时发放的办法,如果学生错过了这个资源,之后就无法再观看,相应的课堂汇报就无法及时完成,期末分数也会受影响。这也就形成‘翻转课堂’的授课形式。”江红霞说。

  这门课程最后的大作业是提交一份作品设计,令江红霞惊讶的是,非广告专业的学生也拿出了很好的作品,教学目标的完成度大大超过预期。

  “跨校修读需要教师付出加倍的辛劳,还需要向其他学校与教师求教。热情是一时的,最终还是要形成制度”,杨为群认为,建章立制是保证跨校修读学分更好运行的基石。

  反响良好的课程和参与跨校修读教学效果良好的课程团队将获得政策与经费的双向支持。截至目前,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经费投入已达4000余万元。

  在刘天华看来,在线跨校修读学分的模式仍需改进。“现在完全靠政府拉动,而在未来成熟的运转机制中,政府是要逐步退出的。”刘天华觉得,没有商业就没有服务,课程需要不断更新扩展、教师的鼓励机制也应更加完善、在线学习平台不会无限期提供免费服务,未来商业行为如何引入还需思考。

  杨为群表示,目前跨校修读还处于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阶段,课程选择仍以学校和教师为主导。但完全依据学生意愿自主选课的那天已可预见。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