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在顺德和东莞采访时看到,在各制造企业生产线上频繁流动的工人中,有一个不被人了解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学生的身份,但却从事着与工人完全一样的工作,而且拿着可能还低于正常工人的薪水。他们就是由学校带队到这里参加“顶岗实习”的中专或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军。据多方面的信息推测,目前在珠三角各类电子厂的生产线上大约有三成工人其实都是这些来顶岗实习的“学生工”。(12月21日《北京青年报》)
在制造业工厂中,“学生工”群体其实一贯存在。然而,在如今的珠三角生产线上,学生工竟可能占据三成之多,这般巨大的数字,还是不免令人惊讶。一面是制造业深陷寒潮,一面却是学生工数量居高不下。这两者之间,似乎隐约存在着一种令人不安的关联。学生工的特殊性在于,他们并不属于完全意义上的劳动力;他们所参加的顶岗实习,也不是通常所理解的“务工取酬”行为。这一切都决定了,市场规律与行政监管在他们身上都很难发挥作用。
大量招揽学生工,实则是珠三角众多工厂应对用工荒、降低用工成本的变通之举。在新的形势下,东莞等地的制造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对务工者的吸引力——可以说,这是市场之力自发调节的结果。既然无法从人力市场招来足够的工人,当地工厂便只能另辟蹊径,转而选择用“学生工”来充实生产线。当然了,这并非是基于自主意志的双向选择。学生们几乎无法拒绝,只能乖乖遵从老师的安排。而学校送来一名“学生工”,就能获利上万元!
就这样,“顶岗实习”变成了生意,变成了一条各取所需的产业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经常要超时工作,却往往只能获得一点微薄的报酬,切身利益丝毫得不到保障。至于说“锻炼技能”,或许也根本无从谈起。因为现实是,学生工更多只是干着简单重复、毫无技巧可言的高强度工作。在混满6个月的实习期之后,大部门学生工会义无反顾地逃离生产线。与此同时,下一批的学生工,又被输送来填补空缺。
毫无质量的顶岗实习,不仅让职业教育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也势必会对区域制造业造成深远伤害。众所周知的是,人力市场内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对于特定产业的优胜劣汰、转型升级,素来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倒逼作用。但是,人数众多的“学生工”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们被安排着来填补那些业已被普通务工者所抛弃的“工作”。于是,那些本应关停并转的低端工厂,又得以苟延残喘。久而久之,我们有理由担心,珠三角的产业调整,会因此停滞不前。
顶岗实习的学生工,必须被负责任地安排到有意义的岗位训练技能,而不是被当成廉价的、通用的、不能自主的“劳动力”被兜售。捍卫健康的用工秩序,我们也不应容忍两种性质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市场化的人力雇佣关系之外,对于“学生工”一类的指令性、特殊性的用工形式,各方理应保持足够的警惕才是。(记者 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