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12月18日电(记者程楠)甘肃省教育厅近日公布的中小学冬季取暖准备工作专项督导结果显示,全省煤炉供暖的学校逐步减少,联片供暖、自备锅炉供暖的学校逐步增加,取暖的安全性和质量大大提高。但是,仍有部分地区农村学校取暖经费短缺、取暖安全隐患尚存。
督查结果显示,甘肃部分地区农村学校仍采用煤炉供暖方式,设备普遍简陋,供暖成本高,取暖效果不佳,存在环境污染、煤气中毒等不安全隐患。金昌、嘉峪关、张掖、武威、酒泉等地大部分农村学校已改为锅炉取暖,天水、平凉、庆阳、临夏回族自治州、白银、甘南藏族自治州等地农村学校主要取暖方式仍为火炉取暖。
少数农村中小学、教学点取暖经费短缺问题仍然突出。例如甘南藏族自治州属于高寒阴湿地区,取暖时间长达7个月之久。现有中小学生均采暖补助标准虽超出普通地区一倍,但供暖资金仍存在一定缺口,一些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含教学点)和需要24小时不间断供暖的寄宿制学校,取暖经费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
督查中发现,农村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学校和幼儿园取暖经费缺乏财政投入保障。高中学校取暖经费普遍由学校自筹,部分学校原有负债较多,冬季取暖费用占用了学校大部分公用经费,经费压力较大。
据了解,2015年11月,甘肃省教育厅就已组织4个督查组,深入庆阳、白银、天水、陇南、定西、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等7个市州12个县开展实地督查,实地检查学校200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