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奠基石。对于孩子来说,家风是人生第一堂课。如今一些孩子身上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与家风家教不健全甚至扭曲错位密切相关。好的家风浸润人的德行修养。那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培育良好家风?
依靠家长自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是一种特殊的知识和信息传播,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在家风建设中,家长的理念比知识重要、身教比言教重要。“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都有“问题父母”的影子。罗曼·罗兰曾说,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家风体现着一个家庭的风气、风貌。家风对人的影响就像雕塑一样,需精雕细琢,方有好作品。幸福家庭、良好家风固然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但家之兴衰在于是否合乎礼义廉耻,不在于富贵贫贱。对子女的真正关爱是树德育人,为子女留下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只有让每一个小家都成为温馨港湾、厚德之所,才能实现国泰民安。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作用。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注重礼义兴家、诗书传家,是我国古代治家的好传统。传统文化的根深扎在社会之中,关键是怎么把它积淀的正能量发掘出来。文化是一条河,从过去流向未来,不能隔断上下游的关系。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不乏良好家风的典范。弘扬好的传统家风,汲取《颜氏家训》等典籍的有益成分,有助于改善社会风气,让每个家庭、整个社会更加和美、和谐。今天我们培育良好家风,应站在现代文明发展的角度,剥离传统文化中保守、世故的成分,在开放多元、民主法治的基点上进行;一面守护传统美德,一面弘扬现代文明,如家庭民主、社会责任、进取精神等。
在家庭幸福中感悟。家是人们心灵的港湾。作为最能深入中国人内心的一种无形力量,家风是融入家庭成员血脉中的东西。一个幸福的家庭必然有良好家风作支撑。不可想象,家风不正的家庭能够关系和睦、美满幸福。家风家教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实实在在的规矩,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人、感染人、教育人,如敬姜“匡子过失,教以法理”,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曾国藩“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等等。正是这些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让人们感受到强大坚韧的道德力量。
注重增强现代家国情怀。宋代理学家朱熹有一个比方:家亦是“大政”,一国有公家之政、私家之政,家风就是私家之政。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最基本的社会组织。随着社会公共化程度越来越高,家庭这一组织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两代人的核心家庭逐渐取代世代型大家庭,成为现代家庭的主要形式。这使家风建设的重任直接落在了每一个家庭。作为父母,必须领会“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的智慧,秉持“囯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的操守,在引导家庭成员增强现代家国情怀中培育良好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