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舆论可浮躁 教育别急躁
■杨国营
清华超越了麻省理工?有疑问很正常,但是从新闻层面来讲,的确有媒体这样报道;那从事实层面来讲呢?呃,我们还是从新闻层面来讲吧。
前几天,国内众多主流媒体发布了“清华大学首超麻省理工,居工程类专业世界第一”的消息,在舆论场引发不小震荡。有人认为,这是中国名校赶超世界名校的一个标志,是中国教育体制的胜利。但这种显然过于乐观的声音应者寥寥,国内媒体界和教育界整体保持了应有的一份冷静。有国内权威媒体专门发文,旗帜鲜明地提出“排行榜夺魁≠世界一流”。的确,在排行榜机构发布的榜单中,工程类专业只是学科类全部排名的1/22,而在另外21类专业的前十名中,中国高校大多无缘“前排”。有意思的是,美国几家权威媒体在报道此事时,普遍用了“淡定”“平静”等词汇来概括中国国内的反映,字里行间似乎颇感意外。或许在他们看来,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教育界尤其是高教界,本应为此欢欣鼓舞的。其实,稍微有点理性的人都知道,“工程类专业世界第一”和“世界一流大学”,中间不知还差了多少级台阶,怎能画等号呢?更何况,这个“工程类专业世界第一”,不过是排行机构的一家之言。
就传播影响力而言,如果把“清华超越麻省理工”比作一串炮仗,那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斩获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一枚深水炸弹。面对后者,国内各界可就没那么淡定了。
过去很多年,一提到诺奖,不少国人心底里都会不由自主地泛起一股酸意,即所谓的“诺奖情结”。三年前,作家莫言让国人品尝到了诺奖带来的甜头,屠呦呦此次在科学类奖项上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又一次带给国人巨大的满足感。但这种满足感迅速被漫天飞舞的争论冲淡了。屠呦呦获奖的消息公布后,参与争论的各界人士瞬间就集体冒了出来。争议广泛分布在各个层面,对于医药学专业领域内的分歧,笔者没做过调查研究,不敢妄言。笔者感触最深的,是一些论者肆意放大诺奖的意义,甚至把诺奖的得失与中国教育体制的成败画等号。
过去一段历史时期,长期无人问鼎诺奖是一些人批评国内教育的常用论据。其实,诺奖最多只是侧面考量中国教育的一项指标,而且主要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有关。即便是衡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诺奖也并非唯一指标。很显然,诺奖与中国教育体制根本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两者之间绝对不能画等号。这个道理说起来简单,却是不少人谈论教育问题时经常陷入的误区。反过来讲,近几年莫言、屠呦呦接连斩获诺奖,固然可喜可贺,却也不能过于乐观,过分解读,不能就此否认国内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
不过,最近国内教育似乎风头很盛,“长脸”的事还真不少。比如,河北某中学学生手写的英语作文日前在网络上引发围观,因工整似印刷体,不仅让国内网友纷纷点赞,据说连英国人看了都“膜拜不已”。据媒体报道,国内不少地方都有类似做法,比如杭州某重点中学的英语老师,用尺子来量学生所写的字母尺寸,强制学生必须规范化,否则将会受到不及格的惩罚。此外,英语作文的字数以及段落、语句等也有严格要求。这份对细节的执着劲儿,看起来好像很美好,但又让人总感觉哪里不对味。有媒体报道指出,这些手写作文看起来很美观,但有的存在语法错误,遣词造句也是中国学生写英语作文的常见套路,给人形式大于内容的感觉。老师对工整书写的刻意要求,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增加印象分。究其本质,是应试教育思想主导下“分分必争”的产物。客观而言,书写是学生的一项技能,但它与英语能力之间并不能画等号,与创新型人才培养也不沾边,更谈不上是教育的成功。
教育现象纷繁,很多事情背后有着复杂的因素在起作用。有争辩是好的,但如果不以理性为前提,以事实为依据,随意把两件事牵扯在一起,甚至简单粗暴地画上等号,这样的争辩很难让真理越来越明,却很容易滑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泥淖。
一周舆情榜(10.4-10.10)
排名 | 新闻事件 | 转载量 |
1 |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人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442 |
2 | 清华北大提前选拔理科尖子生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热图推荐精彩热图新闻热搜榜栏目最新24小时热评排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