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带一路”需要中国版的“跟我学”
■段伟
9月底,第十届“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海内外专家建议: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更好地开展华文教育。目前海外华文教育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华文教师匮乏、教师队伍严重老化、缺乏适用性强的教材等。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要实现心相通,重在民与民之间的文化交流。随着“一带一路”战略不断升温,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文化经贸交流愈发密切。在社会文化领域的接触也会更趋频繁。作为文化传播的落脚点,华文教育能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体会“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和”文化,同时展现“文以化人”的软力量。
首先,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有足够被抵制、被排挤的心理准备。文化“走出去”是一种很美好的理想,实现这个理想并不容易。“一带一路”间中华文化的传播必须是平和浸润的方式,路途注定遥远;众所周知,孔子学院是我国在借鉴英、法、德、西等国推广本民族语言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在海外设立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是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谊合作的桥梁,受到广泛欢迎。2014年6月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称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的“分支机构”,其教师选拔和培训都受“控制”,并被允许忽视“学术自由”。美方带着某些政治偏见故意抹黑孔子学院,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华文化从“走出去”到“走进去”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路程。
其次,中华文化传播必须要降低身段,采用文化相融、共生共荣的方式去服务和交流。“一带一路”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格局的差异,促使我们需要在更广阔、更复杂的空间中实现文化的“互联互通”。据报道目前中华文化“走出去”除了组团交流,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孔子学院这一途径,而孔子学院教材的三个系列——文化读本、对外汉语和汉语与中国文化过于“中国化”。比如文化读本中的老子、孟子、孔子等名言精选对于国人来说都有消化不良的现象,更何况外国人,难以达到“四海之内皆兄弟、和而不同、以文会友”等目的。海外华文教育急需与时俱进、适用性强的中国版的《Step by step》(一步接一步);近三十年之所以英语学习在中国异军突起,大有倒逼母语之势,除了我们开放包容的教育政策以外,一些适应性强带有美英色彩的教材及教学模式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再其次,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三维技术的应用,人们的感知能力却越来越强,这是人类发展中崭新的时代特征。唐代的司空图讲:“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有如绘画创作中不是让人们在画面上看到什么,而是让人们感知到人们共同的和共通的认知,需要着力推敲的是共享的途径和方式,要运用各种媒介,各种吸引人、打动人的方式。方式对了,一首歌、一段舞、一幅画、一首诗词、一部文学作品,都会讲“中国故事”。
“一带一路”国策是“现在进行时态”,只要我们多观察,多了解,在避免一头冷一头热一厢情愿的基础上,借助汉文化的渊源优势,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有的汉文化,放低文化艺术身段,与各区域文化发展主动合作,共同塑造“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文化结合体,逐步实现各参与国的“心手相连”,就能把地区间的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提高到新的水平。
(作者系湖北省英山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