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学校的结构变革
2015-09-17 09:03:00
 

  原标题:学校的结构变革

  程红兵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

  未来学校时空肯定会发生变化,无时不可学,无处不可学;未来学校的办学理念会进一步更新,学校对儿童会有全新的认识,儿童和成年是否依然二元对立就很值得怀疑,儿童是积极的社会行动者,童年是一种文化的、社会的、历史的建构,更是自然、文化、技术等异质因素的复杂产物;未来学校的技术变革将是几何级数的,“互联网+课堂”,“互联网+教学”,“互联网+德育”,等等,已经不可回避。未来学校的结构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也是毫无异议的,所以,学校必须选择结构变革。

  国家基础教育第八次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不能说课程改革没有取得成绩,编制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编制新教材代替旧教材、数种教材并存、考试变革、招生方法变革等,在一个个点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涌现了一个个课程改革的先进典型——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等。江苏洋思中学是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江苏东庐中学是以导学案为突破口,杜郎口中学是以“限制教师课堂讲授,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为突破口,应该说这些学校的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毋庸讳言,这些改革只是一个或几个点上的突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结构,从而实现学校范围内一个“闭环”的改变,因此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

  我们总是相信一个方面的革命就能带动一切问题的解决,比如“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程序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技术改变,学校就会改变”,其实学校远没有那么简单,“扫帚不到,灰尘到底不会自己跑掉”。可以这么说,课程改革步入到今天的深水区,靠一个个点的改革已经起不到太大的作用了,一定要实现整个结构的变革。

  学校整体是一个大的结构,这个大的结构是由若干个小的结构组成,学校结构变革至少包括体制结构、管理结构、教师结构、课程结构、课堂结构、技术结构、评价结构的变革。

  学校首先要实现的是体制结构变革,由教育内部的循环,走向教育与社会的循环,办学主体由教育内部人士的同质组合,转向教育人士与企业人士的异质组合。比如,我校是公立学校,委托给社会慈善机构——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举办,多元异质组合改变了学校的体制机制。它不是纯粹的公立公办学校,也不是纯粹的私立民办学校;它是委托管理,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委托教育内部机构或人员管理;它走的是第三条道路,它类同于美国的特需学校、英国的自由学校。我校的教师结构,从50后到90后,各个年龄段的都有,以青年教师为主,由同类组合到异类组合,或者说是由近亲走向杂交。具体说就是教师队伍由单一师范毕业生转向多种院校毕业生组合,由单一国内院校毕业生转向国内外院校毕业生组合,由专职教师的组合转向专兼职教师兼有的组合,由教育系统内部组合转向社会系统组合,也就是说可以聘任社会各种专业人士进入校园承担教师的职责。这样组合成的教师队伍,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异见、冲撞、互补、创新、开放、包容”这些词汇可以用来形容这支队伍的特质。这支队伍的教师来自不同的地域乃至国家,来自不同的学校,师从不同的导师,有着不同的学习经历、人生经历,因此异见是常有的,冲撞是不可避免的,相互之间形成互补关系,一个个创新的思想、创新的具体做法像火花一样闪现,教师的心怀越来越开放,也越来越包容,都敞开心扉进行一切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尝试。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