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凝聚广泛共识 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亮点多
2015-08-28 09:09:58
 

  全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8月27日发布。“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不比吃喝穿戴”“养成阅读习惯”“文明绿色上网”“低碳环保生活”等一系列全新内容,让曾经“过于宏观”“难以落实”的《中小学生守则》成为真正可操作、易做到的学生守则。

  《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以下简称《守则》)共9条,282字,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据教育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守则》保留了2004版《守则》中仍具时代价值、体现中华传统美德、应长期坚持的内容,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诚实守信、珍爱生命等,补充了一些更具操作性、学生可以做到的具体行为规范内容,增加了新时期学生成长发展中学校、社会和家庭高度关注的内容。

  该负责人就此解释说:“许多校长、班主任反映,2004版《守则》有些内容比较宏观,不够具体,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在具体操作中,有些要求难以落实。”

  “此次修订尽可能形成最大公约数,凝聚广泛共识。”该负责人表示,教育部为此专门成立了课题组,对32个省份近万所学校实施守则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组织了近百次研讨论证,还对多个国家的“守则”进行了比较研究。

  记者注意到,新《守则》不仅比2004版《守则》多了很多可操作的内容,也在《中小学生守则(征集意见稿)》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如每条的第一句话均由三个字升至七个字,如“爱祖国”改为“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改为“勤劳笃行乐奉献”,“讲诚信”改为“诚实守信有担当”等等。

  【专家点评】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

  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守则》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例来说,“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核心价值观中反映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在《守则》中均有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是凝聚我们民族的最大公约数,要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准则,落细、落小、落实,入耳、入脑、入心,《守则》的修订便是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一环。

  我们在调研中也发现,2004版《守则》中有些内容比较宏观,不够具体,学生理解有一定困难,在具体操作中,有些要求难以落到实处。在新《守则》的9条要求中,每一条都有四句补充性阐释,包括主动分担家务、自觉礼让排队、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等场景性描述,因此也更具有可操作性。此外,语言高度凝练,表述更加生动,带有诗歌韵律,更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和语言特点。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更接地气,这是新版《守则》的亮点。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林丹:

  推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全面发展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特性,每代学生亦有不同特质。新《守则》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变化和学生发展特点,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抓手。

  相比之前的《守则》,新《守则》将原则性规范要求与细节性行动要点有机融合,突出了实效性和操作性。同时,教育部在印发的通知中也强调:各地可依据修订后的《守则》,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新《守则》的指导性要求与因校而异的日常行为规范形成合力,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品质、规范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新《守则》内容涵盖了学生与国家、学生与自然等多方面与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重要维度。在此基础上,新《守则》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重点突出“学生个体”层面的内容,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劳动实践、生命安全等方面的行为规范做出了明确要求,使“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贯彻落实。

  江苏省泰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封留才:

  基础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新《守则》全面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深刻体现中小学生身心特点,指导性、科学性都比较强,是我国基础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标志。

  新《守则》最大的亮点是“立足学生身心实际”,通俗易懂,好学易记,没有空话套话,实践性、体验性强,容易落地落实。同时,它还突出体现了“依法治教”“依法治学”的价值取向,是教育新常态背景下,广大中小学生的“根本大法”“基本规范”,有针对性、时代性和一定的强制性。

  可以预见的是,新《守则》将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必将推动中小学育人理念与方式的转型,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载体和途径,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打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底色。

  (记者晋浩天)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光明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