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告别贴“标签”是教育对个体的尊重
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还是应当少贴一点“标签”,多一些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只有这样,对学生的认知才更准确,培养教育才更有效,对学生的发展也才更有利。
■汪明
禁止给学生贴上“心理疾病”标签,是近日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的规范要求。在笔者看来,这一条规范要求至关重要,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毕竟中小学心理辅导室重在提供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向学生提供发展性心理辅导和心理支持,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而简单化地给学生贴上“心理疾病”标签,并不符合这样的目标定位。
在日常教育过程中,给学生个体和群体贴“标签”的做法并不少见。在谈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会把它与“心理疾病”联系在一起;在谈及“留守儿童”、“独生子女”的培养教育时,也往往会把一连串的弱点和问题与他们相挂钩,这些弱点和问题甚至可能成为群体的代名词。这种贴“标签”的做法,明显不够科学和严谨,对学生发展非但没有正向促进作用,相反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还是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为例,目前很多学校都设有类似的心理辅导室,只是名称各有不同,但从实际情况看,有的受欢迎,有的则不大受欢迎。除了软硬件条件不足等方面的原因,很多学生不愿到心理辅导室寻求帮助,主要是怕被别的同学指指点点,心里有所顾忌。可见,不保护学生的隐私,随意给学生贴上“心理疾病”标签,不仅对学生起不到实质性帮助,还会误导学生,带来精神负担和压力。在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放松心情,让心理辅导室真正成为学生心灵的港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禁贴“心理疾病”标签无疑是一项重要内容。
不可给学生个体随意贴“标签”,给学生群体随意贴“标签”的做法同样需要加以防范,要避免将个体的弱点和问题无限放大,并冠之于整个群体。近年来,“留守儿童”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群体,因为他们远离父母,缺少家庭关爱和照料,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出于关爱和保护的目的,将目光聚焦于“留守儿童”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给“留守儿童”随意贴“标签”的做法较为普遍,动辄将“留守儿童”与性格孤僻、不合群、感情冷漠、行为习惯差等特征联系在一起,不免有点以偏概全。真正剥离出“留守儿童”群体所独有的特征,需要有科学严谨的调查作支撑。事实上,重视“留守儿童”的特殊性,并不意味着把这一群体视作特殊群体,更不能把“留守儿童”与“问题儿童”完全等同起来,这是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的一个基本立足点。否则,非但不能很好地为“留守儿童”提供帮助,反倒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同样,人们对于“独生子女”群体的认识和判断,也或多或少带有一些主观臆断的成分。人们往往会基于一些个案和事实,对“独生子女”的群体特征进行描述,贴上各种“标签”,比如以自我为中心、难与人相处、抗挫折能力差等等。笔者通过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对比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在很多方面的发展不具有独特性,即便在个性品质、行为习惯上与“非独生子女”存在一些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异逐渐缩小。从总体上看,“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发展上共性大于差异,“独生子女”的发展特点反映了社会变化对整个新一代学生的影响,不同时期学生之间的差异大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群体之间的差异。不难发现,人们对“独生子女”群体的一些主观认知,包括给“独生子女”群体所贴的各种“标签”,很多与实际并不相符。如果一味将这些主观认知强加给“独生子女”群体,对“独生子女”的培养教育没有任何益处。
不论是给学生个体还是给学生群体贴“标签”,从本意上看,似乎是为了更好地找到病症,然后对症施治。但如果没有科学性作支撑,所找的病症不准确,在施治过程中也就难免不对症。更为重要的是,随意给学生贴“标签”,会让他们背负莫名的压力,甚至成为众矢之的。从关心爱护学生的角度出发,还是应当少贴一点“标签”,多一些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只有这样,对学生的认知才更准确,培养教育才更有效,对学生的发展也才更有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这样做,对“留守儿童”、“独生子女”的培养教育同样需要这样做。(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