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农村娃享团圆 城里娃花样多
2015-08-14 09:06:00
 

  原标题:农村娃享团圆 城里娃花样多

  ■本报记者 唐琪 胡航宇 曹曦 本报见习记者 陈少远 实习生 豆俊杰 李阳桥

  一到暑假,重庆市綦江区三角中学的双胞胎兄弟胡粤、胡亮就一直处于兴奋状态,“终于可以见到在广东中山打工的爸爸妈妈了”。

  临行前几天,兄弟俩就开始忙活,准备金银花、自家做的香肠和干咸菜,“让他们尝尝家乡的味道,金银花是外婆专门上山摘的,广东天气热,让爸妈泡水喝”。

  中国教育报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许多地方都会在暑假组织留守儿童与父母相聚,共享天伦。除此之外,各地中小学生是如何过暑假的?城里娃和农村娃的夏天又有何不同呢?

  最好的假期:和爸妈在一起

  7月11日,重庆市綦江区组织60名留守儿童到广州探望父母。这是胡粤、胡亮第二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了。5年来,綦江区每年都会组织留守儿童探亲活动,涉及广东、浙江等5个省份的20多个县市,让近300名留守儿童与在外打工的父母团聚。

  说到胡粤、胡亮这对双胞胎,爸爸胡宁很愧疚,“特别不愿意跟孩子分开,孩子在广东不能读高中,无奈才送他们回老家的”。他在印刷厂上班,早上7点出门,晚上有时忙到凌晨2点才回家。

  “我小时父母不在身边,那种孤独无助我能体会到,老人对孩子再好,孩子也有很多要和父母说的话。”胡宁现在每个月电话费100多元,差不多都用来给孩子打电话了。

  家人团聚的时刻最感人。家长和孩子们拥抱、牵手,脸上又是笑又是泪。“再苦再累再没有钱,有孩子在身边,就有无比的快乐。”胡宁说。

  体验生活自食其力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第二中学高一学生张建斌,这个暑假过得不轻松。

  七八月份正是黄花菜采摘高峰期。每天一大早,张建斌就带上篮子,到半亩地里采摘黄花菜。“每天能采三四篮子。”张建斌说,晒干了能有七八斤,每斤能够卖到20元左右,半亩黄花菜整个下来能挣将近2000元,“存下来交学费”。

  到了下午,张建斌会带上一个大袋子,进山去寻找一样宝贝——杏核。附近的山上,漫山遍野都是杏树,现在树下落满了杏。

  拾回家的杏核,先要把上面的果肉清理干净,然后晒干。晒干的杏核每斤可以卖2.5元左右,张建斌每天能够捡到近10斤杏核。这些东西卖的钱是张建斌开学后的生活费。

  山东青岛高三毕业生安修涵虽然不需要赚学费,但她也选择体验生活、自食其力。由于出门打工母亲不放心,安修涵决定在家“开小灶”,给小学和初中学生补习。她印发了一些传单,还真招来了“学生”。“这样的暑假张弛有度,也让幸福感上升了。”她说。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大家的假期怎么过的呀?”前几天,北京某中学教师罗寰宇在自己带的初一班级群里问。学生们的回复一条接一条弹出来:国内外旅游、学画画、微信理财、做手工、打网球、看电影,甚至炒股……看到同学们的回复,学生小石调侃:“你们城里人真会玩!”崔宇滢算是班里比较能“玩”的学生之一。7月底她到土耳其玩了10天,回国以后,还打算去苏州和上海玩一圈。两岁半起,崔宇滢就跟着父母外出旅游,“法国时尚、浪漫;加拿大开阔、热情;土耳其比较保守……”

  家庭经济较宽裕的孩子会玩,但玩得好不一定需要高消费。哈尔滨市洁净小学五年级学生楠楠,在这个夏天当上了黑龙江省博物馆的一名小小讲解员。

  半个月前,包括楠楠在内的120名学生参加了省博小小讲解员暑期培训班。培训期间她不但学习了历史、民俗知识,还参加了声音与肢体协调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培训结束后,楠楠通过考核,成为了特聘讲解员。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是中国先人有关鹿的最早讴歌……”7月23日,记者在黑龙江省博物馆大厅看到了正在为游客解说的楠楠。她声音洪亮、言语大方,很多游客为她的讲解鼓掌。楠楠的妈妈说,楠楠以前见到陌生人就躲,现在变得很自信,爱说话、爱笑了。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