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教育不是老师教你怎么赚钱
“你认为什么是创业?什么是创业教育?”面向全校学生招收创业训练营学员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曾在向1.5万名学生发放的调查问卷中提出了这两个问题。在回收的1.2万多份问卷中,80%的学生回答,“创业就是做生意,创业教育就是让老师教我怎么赚钱”。
“事实上,创业教育不是让学生一出校门就创业就当老板,而是培养一种企业家精神。”邓汉慧说。学生存在普遍误解的原因,是不少高校的创业教育“走形式”、“运动化”。
在2015年7月15日全国创新创业教育高端论坛上,中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杨芳指出,有些学校存在创业教育“用力过猛”的现象:一种是将创业课程设定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但教授的课程却是“创业管理”,“学生还不知道创业是怎么回事就先教管理了”;另一种,是将一部分学生拉出来专门成立创业班,培养“未来企业家”。
邱淳认为:“创业教育所发挥的功能应该是让学生从客观角度了解创业是什么,而不是从主观角度的价值观上鼓励学生创业,引导学生都去创业。”
此外,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还存在师资匮乏的问题。“不少高校开了创业教育,但师资又跟不上。所以很多都是辅导员和行政方面的老师在代为上创业课,教学质量很难保证。”邓汉慧说。贵州铜仁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詹一览在该校负责创业教育,他说:“我们觉得自己没经过培训,也没有切身的创业经历,也不敢教学生去创业,只能通过我们个人的人生经历给他们灌输一些东西,或者上网查一些资料。”
教育改革才是创业教育的根本
“虽然很多高校都在提倡,但国内创业教育总体是比较落后的。其实,独立自由的教育环境本身就是一种创业教育。”天使湾创投副总裁尚耀庭说。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国内大学目前开设的创业学院大多都“只有概念没有实质”。创业的基础是创新,创新源于批判和质疑,离开创新环境来培养学生创业,最终发给学生创业学位,而不会给学生创业能力。
据了解,国外的创业教育最先起步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至今已有约60年历史,其中以美国最为典型。
美国目前有超过2000所院校开设了形式各样的创业课程,其中超过500所高校提供有相关专业的本专科学位,并在学校整体教育教学中鼓励学生探索、创新、自由思想。美国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者达到20%。
目前在硅谷创业做图像识别产品的吴雨欣,刚从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毕业。本科在美读政治学的她,读研期间因接触到自己的创业导师而走上创业道路。“美国大学创业课程的一大特色是理论和实战结合,教授不仅会系统性地给学生讲解从做产品、招人、市场推广到融资的一些原则,还会邀请已在市场中崭露头角的创业公司来传授经验,并让学生自主研究它们的创业经历,评判它们现有的产品,和它们一起解决现有的难题和挑战,让学生能亲自体会到什么是创业。”吴雨欣说。
据吴雨欣介绍,在美国大学创业课堂上,学生会提出创业点子,组建团队,在老师的指点下独立完成创业项目,最终接受风投直接评估,“这些点子在不断打磨后往往真的成为了一个好产品,把学生们引向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
曾在硅谷工作12年的邱淳认为,与“开放型素质教育”的美国教育体制相较,中国大学生刚毕业时创业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是教育体制问题,这也是正是他对于投资国内大学毕业生创业项目尤为慎重的原因。
邓汉慧认为:“中国应该更加重视创业教育。目前的高校和政府对于毕业生创业的扶持政策主要集中在后端场地提供、资金支持上。顺序有些倒过来了,应该从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抓起。”
熊丙奇认为,我国要形成美国大学毕业生20%选择创业、且创业成功率较高的局面,必须从根本上对大学办学和教育进行改革:首先,必须给学校充分的办学自主权,让学校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自主开设学科、专业、课程,培养具有本校特色的学生;其次,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应把选择权交给学生,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师资、学习时间,学生花一段时间去体验社会,感受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