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胡刚复:浙大西迁“总参谋长”
2015-08-11 09:05:00
 

  原标题:胡刚复:浙大西迁“总参谋长”

  胡刚复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物理学事业奠基人之一,对X射线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大同大学等校创建了物理实验室,培养了吴有训、严济慈、赵忠尧、施汝为、钱临照、余瑞璜等著名物理学家。抗战期间,作为理学院院长协助竺可桢进行浙江大学西迁工作,并将浙江大学理学院办成了当时最好的学院之一。

  ■通讯员 陆兴华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由于日寇进逼杭州,浙江大学被迫于1937年11月走上西迁办学的漫漫长途。举校搬迁是一个十分艰难庞大的工程,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细致的过程。迁到哪儿?何时动迁?用什么交通工具?分几批出发?仪器设备如何运输?由谁随同押运?战火纷乱,随时可能遇到敌机的轰炸和交通的堵塞乃至瘫痪,沿途如何接应才能保证全校师生安全抵达?

  这一切都需要有人周密考虑,统一部署和指挥。浙江大学的西迁,竺可桢校长是当然的总指挥,当时浙江大学没有副校长,为竺可桢东奔西走,出谋划策,内外张罗的是文理学院院长胡刚复。

  胡刚复与竺可桢是哈佛同学,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后,便力邀胡刚复一同来到浙大。学校西迁,他被委以“特种教育委员会”常委,负责迁校的具体工作。抗战期间,浙江大学迁校次数是全国大学中最多的。每次举迁,胡刚复带领的先遣队和后勤筹划小组都要提前两个月上路,进行实地调查;一旦校址选定,还要赶赴当地,修缮房屋,安排教室、宿舍等,保证大部队一到,很快就能开展教学和科研。在兵荒马乱之中,常常是要车没有车,要船没有船,突发事件随时发生,而浙江大学图书资料、仪器设备,都能安全运抵,遇到险情,也都能转危为安、完璧归赵,物理系连一迭稿纸都没有丢失,这不能不说是奇迹。这一切,是与胡刚复的缜密安排分不开的。

  胡刚复有一“绝招”:他先量过自己两臂伸展后的长度,在考察迁校地址时,就凭这根“天然直尺”,他很快就能量出一间房屋长多少,宽多少,面积多少,然后估算出某地可供利用的现成房屋有多少,修缮后可以使用的有多少,什么地方可以做集会场所,什么地方可以做图书馆,能不能保证浙大的教学和住宿。当地的商贸情况、物资来源,粮油和木材的年供应量,他都调查清楚,并且列出具体数据。学校搬迁这样重大的事务,都由校务会议讨论决定。一开会,总会有争议,这时候,胡刚复总是成竹在胸,一口气报出一连串数字,让在座的教授不得不信服,从而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争论,也使学校总能找到比较安定的办学场所。胡刚复是学物理的,他以科学家的严谨踏实作风对待西迁工作,加上他出类拔萃的办事能力,成为竺可桢校长的得力助手,也被大家称为西迁办学的“总参谋长”。

  胡刚复不仅要管学校的搬迁,还要安排好学院的各项事宜。每次迁徙,他少不了还要操心劳神,装车卸货,仔细清点仪器设备,尤其是物理系的那只铅匣,一定要亲自过问,看着大家搬上车,并且再三叮嘱押运人员,才稍稍放下心来。要知道,那里面可装着比他的手心肉还要宝贝的东西—— 一克镭。因为操劳过度,在由泰和迁往广西宜山,经由茶陵时,他竟然累得连一只小碗都拿不稳,吃饭时手不住地抖动。

  胡刚复为人谦和亲切,平易近人,从来不端教授、院长的架子。这一点,不仅使他深受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喜爱,而且给西迁时为浙大运输过人员和物资的工人、汽车司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记性特别好,凡是与他打过交道的人,用不了几回,他就像老朋友一样,能直呼其名。不少在公路上奔波的汽车司机都认识他,也都称赞他的为人。在从宜山迁往遵义的途中,一群结伴而行的女生到了贵阳之后钱都用完了。这帮女生在贵阳急得团团转,真的是走投无路。这时有人提出来:去找胡院长去,他准有办法!恰好胡刚复正在贵阳,他叫她们在第二天清晨拿了行李到车站等他,他负责把她们送到遵义。第二天一早,女生们带着行李,将信将疑来到车站,不一会儿胡刚复也到了。只见一辆运送货物的汽年开来,胡刚复上前直呼司机姓名,寒喧几句,拍拍司机的肩膀,然后就把几个女同学送上汽车;再一辆运货车过来,又送上二人。几辆运输车一过,一群女生都上车走了,个个都是免费直送遵义。这一路上,有的司机还请女同学吃饭,都说胡院长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好院长。那时候,不买车票搭乘运货车的乘客,都叫“黄鱼”。因为胡刚复院长屡屡为师生联系“黄鱼”车,在学生中间他就得到一个美号:黄鱼院长。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