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0日 21:35:01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0日电(杜潇逸 刘斐)两年美国教学生活、刚在中国就业不久的美国教师特丽莎,并没有在中国的课堂上感受到“不一样”的冲击。
这个讲起话来温柔缓慢的非裔美国人,刚在位于北京的一家英语培训机构任教一个月。面对处于3-12岁年龄段的学生,特丽莎从学生行为方面看不出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的不同。
事实上,特丽莎现在机构的教学环境、课堂布置与她在美国时没有太大区别。中国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选择将孩子送入类似的培训机构学习,有些是为了让孩子学好英语,有些是为了让孩子感受西方教育,有些则只是给孩子找个地方托管。
上海学生2009年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优异表现令世界关注中国教育,2年后华裔“虎妈”蔡美儿的作品令西方热议中式教育,几天前英国广播公司有关中国教师在英国的纪录片再次将中国教育推上舆论前线。
西方仍在隔着面纱看中国教育,而来到中国育人的外籍教师则有着切身的体会。
对小学阶段以内的中国孩子,特丽莎并不觉得他们和美国同龄人有太大区别。“他们一样活泼好动,一样思维活跃,一样富有创意。”特丽莎说,“中国孩子同样是很有创造力的。”
这样的评价是中国如今努力的方向。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中国期待着培养出更多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这个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的教育模式概念,也在中国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特丽莎的同事马特已有5年的中国教学经验,他眼中的中国孩子与特丽莎眼中的一样,并不是“死板”“缺乏创造力”的代名词。
然而,马特对中国教育的印象,恐怕也无法与素质教育划上等号。马特说,美国的语言课上有更多趣味性强的活动、对话和互动等,而中国的语言课则更注重背诵、语法、阅读和写作等。
30多岁的马特与他许多学生的父母是同龄人,老师的身份让马特感受到了来自学生和家长满满的尊重。马特将这种尊重看做自己中国教书生活中“最大的感受”。
在这个有2000多年儒教传统的国家,“尊师重道”已经镌刻在了每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天地君亲师”则令老师与父母居于同样重要的地位。
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已基本形成或正在形成的大学生,比基础教育阶段的孩子更能折射出中国教育如何影响人。
奥地利人雷立柏是中国人民大学文学系教授,在中国已经有15年的教学经历。
他认为,中国学生比较听话、比较乖,很重视考试;而西方学生更重视自己的性格和兴趣。西方学生在选择专业时往往只考虑自己的兴趣,而中国学生往往会考虑专业的就业趋势、父母的意愿等现实问题。
雷立柏教授拉丁语、古希腊语等古典西方语言课程。即便在西方,这些都被认为是“死的知识”,在中国这样一个新兴经济体和处于上升期的发展中国家,雷立柏常常遭遇“您的课很有意思,但我得选择商科去读,因为更好找工作”这样的尴尬。
“人们也都更倾向于去学经济、金融等课程,而对文学、哲学、历史等精神层面的人文课程不够重视。”他说,“现在中国物质发达了,是该加强精神层面建设了。”
这一局面正在被越来越独立自主的中国学生打破。雷立柏教过的“最优秀的学生”如今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修习西方古典语言专业,成了该校该专业第一位中国人。
无论是教基础教育阶段孩子的特丽莎、马特,还是教高等教育阶段的雷立柏,都在中国感受到了学生浓浓的求知欲和刻苦学习精神。他们无一例外地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中国学生往往是自主自发地去学习,汲取新鲜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