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回顾】
一种新华而不实之风开始“抬头”
今年高考作文,一种新华而不实之风又开始“抬头”。这类作文语言很美,但内容极其空洞。考生提笔已经不提爱因斯坦、李白、杜甫等例子,写的都是些看不懂的外国人名字。作文中的“万能句”看起来很高深,也极具迷惑性,但观点和材料之间却缺乏必然的联系。
这类作文究竟能得多少分?在上海高考作文中最多能得三类卷,因为这不是作文,而是堆砌。我们反对华而不实,提倡朴实的文风。不走正路,不鼓励思考的作文,绝对得不了高分。
——上海高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宏谈今年高考考场作文兴起华而不实风
警惕考场作文新三“假”
这是一种现象:每个句子都很漂亮,但是放在一起组成段落却不知所云。还有一种现象,便是:猛一看,好感性;细细读,又似乎什么都没说。
……
更有一种恶俗是:为了表明读书多,部分学生在作文里杨绛不称杨绛,称季康;钱锺书也不叫钱锺书了,改叫默存了。
那篇所谓满分作文里就有这样一些句子:史公在牢狱,屈子被放逐,勾践在卧薪尝胆;嗣同在抗诉,鲁迅在呐喊,觉民在写《与妻书》;马丁·路德在演讲,甘地在印度救赎,特蕾莎修女在炮火里施以爱与恩慈。这些人在路阻且长时,站起来怀着殒身之志;在天命赫赫时,站起来心生坚强希望;在众人无助时,将小儿女情怀变成了大悲悯。他们立了心,世界在为之鼓掌。
当我读到“嗣同在抗诉,……觉民在写《与妻书》”,我只感觉到文字背后的轻佻和做作,丝毫也没有产生“好有学问哟”的欣赏之情。
——嘉定区语文教研员沈国全谈今年考场作文出现的“假象”
思辨性作文题集体登场,到极点而不求变,就会出现“拐点”
近五年来,上海高考作文一直延续了辩证思维的命题思路,在全国屡获好评,成为上海卷的骄傲。今年各地纷纷跟进,被称为思辨性作文题集体登场。
尽管包括上海作文题在内的全国各地作文命题都强调思辨,导向很好,但也已到了应该更上一层的时候了。目前此类题目,尤其是上海卷已经在现有样式中“优”到了极点,到极点而不求变,就会出现“拐点”。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方向应该是提供材料隐去立场,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辨空间。
——周宏教授谈上海高考命题或进入“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