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是继续科研还是养家糊口?陌生博士电邮提问引热议
2015-08-06 07:01:06
 

  “大牛”回信网络热议

  从事科研的动机应是“喜欢”

  收到邮件的第二天,张双南在会议间隙腾出空给那位博士生回信。“科学研究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张双南在键盘上敲出这样一句,“需要天赋、基础、训练以及持续不断并且充满激情地投入大量的精力——可即使如此,也不一定能够取得所谓的成功。”

  这位“大牛”与后辈分享着最简单朴实的经验:从事科研的主要动机应该是“喜欢”,是探索未知世界的兴奋。

  两封信被张双南放在一起发到了微信朋友圈,希望“对其他年轻人也有点用处”。不久,这通信件往来就在网络中传开了。

  在微博上读到张双南的回信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四年级学生晏小风感叹“太有共鸣了”。“科研的不确定性真的很大,”晏小风说,“要不是有那个‘喜欢’,我现在真的支撑不了自己。”

  回忆起刚被保送“硕博连读”时的状态,她觉得简直不可思议。那时的她“能量满格”,期待自己在接下来的5年里大干一番事业。4年过去,她的士气已经“像漏气的气球一样瘪了一半”。

  两年前,晏小风在小鼠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个现象,并以此作为论文研究的方向。然而,在所里更换了新的实验动物房之后,她从前观察到的现象再也没有出现过。

  “一个实验条件变了,就什么都没了。”这意味着,两年来每周5天从早到晚的工作功亏一篑,晏小风跟博一的新生一起站在了重新寻找研究方向的原点。

  发起愁来,她躺在宿舍上铺窄窄的小床整夜睡不着觉。天一亮她又鼓励自己,既然喜爱并选择了这一条路,就要接受它的辛苦。眼下,晏小风打算申请延期一年毕业,努力完成论文,然后去作博士后,把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摁在科研这条路上。

  并不是人人都像晏小风那样,对科研有着执着的喜欢。

  网友“fourz”表示自己的“入坑”纯属误打误撞:当初大学选专业时瞎选了一个,够格直博就接着读了。读着读着,忽然不知道“自己在干嘛”。

  “博士”说段子也有人听

  就业需看现实和尊重自主意愿

  距离发出回信已有半个多月,张双南不知道这个年轻人在收到信之后,会作出什么样的选择。

  根据“中国博士质量分析”课题组2010年公布的调查数据,在从1995年到2008年的博士毕业生中,只有刚过半数的人继续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有关数据还表明,从2006年开始,选择高校、科研院所的毕业生比例降低,选择进入国家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的博士越来越多。

  在张双南看来,博士们面前有很多条不同的道路,不做科研未必是一种遗憾和损失,最重要的是要尊重青年的现实情况和自主选择。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不一样的。”张双南在信的结尾写道,“祝你成功!”

  在微博上,有一个叫做“PETD亚洲善待博士组织”的账号,经常发布与博士或科研工作者相关的“段子”。

  从2013年由7名在读博士自发创立至今,这个“组织”已经吸引了11万粉丝,每天接到上千条来自博士们的投稿,成为分享交流、舒缓压力的平台。“我们的初衷是改变社会上对博士的刻板成见。”主创之一、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生飞白介绍。这个想法来自初创团队成员们对博士面对的科研、经济、就业等压力的切身体会。

  去年底,“PETD亚洲善待博士组织”发布了一条微博,很快引起了粉丝的共鸣:“小张,你博士是学材料科学的吗?是的,领导。那好,马上帮我准备一份讲话的材料。”

  博士们纷纷跟风造句。学计算机的?帮我修电脑吧。学通信的?去送快递。搞气象的?预报一下天气总行吧。

  自嘲的博士们心中高高在上、远离困扰的“大咖”也曾经历青涩的时光。

  1989年,在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毕业典礼上,28岁的张双南戴上了博士帽。那时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将会成为一位蜚声国际的科学家。在发表了150余篇SCI(科学引文索引)文章、发现了银河系内第二个“微类星体”之后,这位年轻人眼中的“大师”,依然干劲十足地探索着他所热爱的宇宙黑洞。

  几天前,张双南飞赴夏威夷,参加一场世界顶级天体物理科学研讨会议。坐在“星光璀璨”的会场,他偶尔也会分神想起那个写信的年轻人:他未来的路,将要去往何方? 据《中国青年报》

  


编辑:小微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热图推荐

来源 | 扬子晚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