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立足港航 突出特色 面向一线 精心育才
2015-07-30 09:03:00
 

  原标题:立足港航 突出特色 面向一线 精心育才

学院为企业开展业务培训

教师在实训室授课

俯瞰学院启航广场

  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是以培养港口、航运及口岸物流相关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学院被国家教育部门、财政部门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2012年以来,学院启动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紧紧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等机遇,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实现了项目建设任务的全部预期目标,各项建设指标增量明显。学院遵循“安全、健康、文明、勤奋”的治校思想和“以德立身,以技立业”的育人理念,创新“校港一体、多元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构建“港航并重、水陆并举”的特色专业体系,实施“企校互动、工学结合”多样化人才培养,打造“德技双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潜心培养“守规矩、勤思考、善实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设成果硕果累累。

  校港一体、多元融合,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推进“校港一体”管理体制建设。主办方青岛港集团高度重视学院发展,成立了学院建设发展委员会,出台了《关于港湾学院与各公司共建专业管理办法》等6个文件,规定集团所属公司必须参与学院专业建设、师资培养等工作,并纳入考核,从制度上保障校港深度融合;集团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将港口生产资源用于学院办学,实现了码头作业现场与教学实训基地一体、港口生产设备与教学设备一体、工程技术人员与兼职教师一体,为学院创新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搭建多元融合校企合作平台。学院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国内外80多家理事单位中港航大型企业占70%以上,海外企业占5%;近三年,除青岛港集团调拨6000多万元港口生产设备外,新加坡萨摩船舶管理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先后为学院捐赠700余万元的教学仪器设备;学院积极为理事会成员单位提供个性化人才培养服务,先后与上汽通用五菱等单位开展订单班合作,与岚桥港务有限公司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形成稳固的多元融合、校企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

  港航并重、水陆并举,构建特色专业体系

  学院依托校企合作理事会开展“港航业人才需求情况调研”,与青岛市教育部门合作进行“青岛市高职教育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契合度研究”,分析学院专业设置与行业、区域经济对接程度,建立起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先后停招4个专业,新上物流信息技术等5个专业。目前,学院以国家重点专业、省级品牌特色专业为引领,以央财支持、企业投资建设的实训基地为支撑,开设了8大专业群、35个专业,其中港航特色专业占专业总数的52%,形成了“港航并重、水陆并举”的专业建设格局。

  企校互动、工学结合,实施多样化人才培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以“企校全融合、素质齐提升”为指导,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对接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实施“校港互动、五段进阶”、“学做交融,循环提升”等多样化的“企校互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按照文化素质与技术技能并重的要求,围绕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和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两条主线,构建了“两平台+四模块”课程体系,通过融入专业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基础上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学院还邀请港航企业专家联合编写工学结合教材,将港口部分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等资料引入教学内容,实现了“学习工作化、实训实境化、学生职业化”。

  创新教学组织模式。“把学校办到港区,把课堂搬到码头”,学院积极创建“理实一体课堂环境、模拟仿真环境、网络实景环境、企业现场环境”等多样化课程教学情境,建设“码头远程实景课堂”,让学生实时掌握海区船舶分布实况,学习码头设备原理和作业流程,进一步拉近了课堂和现场的距离。

  积极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办好高职专科教育的同时,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开展多样化人才培养,与5所中职院校合作开展“三二连读”;与2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3+2”分段贯通人才培养;牵头组建了2个青岛市中高职办学联盟。

  德技并重、内培外引,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院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围绕“以校为家、务实奉献”的奋斗精神,组织教师开展“五标五定”、“我与祖国共命运”等主题实践活动,定期组织企业文化学习,促进港航企业文化教育与师德师风建设融合,提升教师职业荣誉感、使命感。

  实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升工程。按照“骨干先行、全员推进、人人过关”思路,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测评,提升教师课程设计能力;按照“要教会学生技能,教师必须熟练掌握”的原则,开展专业教师实践技能训练、考核,提高教师实践动手能力。

  实施理念提升工程。通过境内、境外培训,跟踪专业发展动态,更新教师职业教育理念,3年来建设期内先后安排骨干教师135人次赴境外培训、考察;安排教师近500人次参加国内培训、进修。

  建立校港人才双向融通机制。学院充分发挥企业办学优势,建立了以行业能手为主体的近500人的兼职教师库,每年分批分期组织专业课教师脱产到港口生产管理一线实践锻炼,实现“金牌工人上讲台,专业教师下企业”。青岛港集团还建立港内人才招聘“绿色通道”,港口技术人员可择优调入学院工作,教师按需调入港内提升技术技能。

  养成育人,文化育人,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用“中国梦”、“港湾梦”、“成才梦”教育激发学生持续提升的内生动力。在日常教育中,夯实一日生活制度的基本功,把港口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提升学生对行业文化的认同,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团队合作的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等职业素质,形成了“养成育人、文化育人”的素质教育模式,打造港湾特色的育人文化品牌。

  招生就业联动,进出两旺,人才辈出

  搭建多元开放的招生平台。学院抢抓国家招生改革战略机遇,连续三年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招生规模稳定,生源质量好。2014年招生报到人数达到4140人,第一志愿上线率达到109%。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和社会需求双向信息反馈机制,以就业促招生,实现学院招生就业的协调发展。

  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学院定期组织校园专场招聘,提高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2014年举办大型综合类供需见面会6场,参会单位1000余家,提供岗位30000余个,其中大型港航企业就业学生数占毕业生总数的40%以上。据第三方评价机构麦可思数据公司分析,“学院毕业生就业率高,离职率较低,职业期待吻合度、就业满意度均高于全国骨干校平均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三年保持在97%以上”。

  目前,学院已培养4万多名毕业生,遍布于全国沿海、沿江港口、船公司及关联产业,很多毕业生成长为技术骨干或行业领军人物。享誉业内的“振超团队”,80%的成员是学院的毕业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世界矿石卸船效率创造者青岛港孙波,中国工会十六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曹妃甸港刘守成等一大批人才都是学院毕业生中的杰出代表。

  反哺企业,服务社会,实现合作共赢

  打造“港湾培训”品牌。学院立足青岛港员工教育培训中心这一平台,积极面向国内外港航企业开展员工培训。三年来学院先后为青岛港、龙口港、曹妃甸港、中外理总公司、新加坡高级海员联合会等国内外企业培训员工8万多人次,为青岛港及港航业人力资源转型升级提供了智力支持。

  助力行业、区域发展。学院利用与青岛港集团共建“港口机电技术应用研究所”的4个应用型专业研究所,积极服务行业、区域发展,为港航企业和青岛市中小微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与咨询,参与完成技术攻关项目130余项;连续2年承担山东省春季高考技能考试;连续3年承担国家、省级师资培训项目,为全国40余所高职院校培养师资;发挥骨干带动作用,与9所中高职院校开展对口支援。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