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探寻适宜性课程建设之路
2015-07-26 09:01:00
 

  原标题:探寻适宜性课程建设之路

获奖代表喜获荣誉证书,与颁奖嘉宾合影留念。

雄壮的国歌即将响起,全场肃然起立。

中国教育报刊社副社长张新洲为获奖代表颁奖。

山东省泰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勇华翻阅中国教育报学前教育周刊。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作报告。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幼儿园园长曾琴拍下一幅幅精彩PPT画面。

  7月17日至19日,2015中国学前教育年会(第四届)在山东省泰安市举办,围绕着“发展适宜本地的学前课程理念和实践”这一主题,来自全国25个省份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学前教育研究者1700余人共聚一堂,深入探讨了什么样的课程是适宜的、如何建设适宜本土的课程等问题。

  ■本报记者 纪秀君

  课程建设应立足本土文化

  “我们不能随意地漫步在世界教育制度之林,就像小孩逛花园一样,从一堆灌木丛中摘一朵花,再从另一堆中采一些叶子,然后指望将这些采集的东西移植到家里的土壤中,便会拥有一个有生命的植物。”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霍力岩说。

  在霍力岩看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历经两次大规模向国外学习的浪潮,分别是向苏联学习直接教学的集体主义教育模式,向欧美学习活动教学的自由主义教育模式,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是曲折前行和渐进发展的有机统一。

  “应该让中国课程服务本土并东风西渐。”霍力岩表示,在今天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学前教育应该尽快形成具有原创意义、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走出一条全球化时代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民族化道路。

  全球化时代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广西师范大学教授侯莉敏认为,文化与课程有着天然的联系,课程缘起于文化传承的需要,没有文化便没有课程,因此,儿童在课程中学习也就是在文化中学习。“然而,近几年来,幼儿园的课程越来越趋同,教师在相互交流与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丢弃与自己本土文化相关联的内容与知识,造成儿童对自己本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

  “前年到一个乡镇中心幼儿园调研,正赶上朱老师在教大班幼儿认识‘高高的水杉树’,只见十多名幼儿围坐在老师身旁,眼睛看着前面黑板上贴着的水杉树图片,听老师讲述树的结构、用途等。”侯莉敏讲起曾经看到的一幕,事后她和朱老师交流,问起“为何不带孩子认识幼儿园里有的树木呢”,朱老师说教材上没有安排认识这些树,至于能不能把水杉树换成园里的桂花树,朱老师表示没有想过。

  基于何种文化的课程才是适宜幼儿园的?对此,侯莉敏认为,不同幼儿园由于处于不同的地域文化,课程内容的构建和课程资源的选择上就应该有所不同。“儿童的发展是建立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向外扩展的,学习就应该首先从本土文化到地域文化,再走向多元文化的融合。”

  儿童是适宜性课程的核心

  “追寻适宜性课程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目标,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无论适宜性的答案是什么,有一点必须关注,如果儿童对课程没有了兴致,那就是最不适宜的。”面对“什么是适宜的幼儿园课程”这一有待求解的问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虞永平的回答,给了与会者一个新的思考视角。

  什么是适宜的幼儿园课程?儿童、父母、教师及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出发,也许会有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反映了回答者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包含了回答者的期盼和理想。

  虞永平认为,趣味化的学习和充满兴致的活动是儿童不断发展的主要条件,儿童对活动的专注和投入,需要游戏化的课程,需要将游戏精神融入一日生活,“适宜性课程是有‘兴致相随’的。”

  新西兰学前教育带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儿童在大量的户内外自主活动中,充分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进行探索、发展、交往和表达,充分接触自然、同伴,不断形成新的感受和体验,不断面临新的挑战,这个过程是充满趣味的,是自由、自主的。这是游戏,也是学习。儿童通过观察、小组互动、日常生活、聆听他人、发现并解决问题、尝试和实验、承担风险和责任、适当练习、日常生活活动、各种体验及参与社区生活等方式来学习。

  在虞永平看来,幼儿园的课程富有兴致有这样几个特征:是儿童学习的课程;是关注儿童自身需要、兴趣和可能的课程;是需要儿童多感官参与的课程;是儿童自主参与、积极投入、努力创造的课程;是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的课程。

  “从儿童出发的幼儿园课程应关注游戏化、生活化、经验化、整体化、过程化、情境化,这些理念是相互关联的,虽然切入点有所不同,但其精神内核一定会通过其他的理念折射出来。”

  强调趣味化的学习和充满兴致的活动,是对儿童学习品质的一种重视。“学习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幼儿现在和今后的学习与发展质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办事处教育专家陈学锋说,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是世界幼教的潮流,美国1991年首次提出了学习品质的培养,在很多国家的儿童学习目标中都有关于学习品质内容的明确表述,如美国华盛顿州提出了“好奇心与兴趣、坚持性与注意力、创造力与发明、反思与解释”;约旦希望4-6岁的儿童“在各种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课程实施主体是一个“共同体”

  在霍力岩看来,建构适宜中国儿童的学前教育课程,在课程目标上要明确:是被动吸收的课程还是主动学习的课程,是独自学习的课程还是合作学习的课程,是记忆学习的课程还是创意学习的课程,这决定了课程目标是学习品质取向还是学习内容取向。同时,在课程形态上要明确:是“小学化”课程还是幼儿园课程,是标准化课程还是差异性课程,是西方课程借鉴还是中国本土课程,是碎片化课程还是系统化课程。

  “形成适宜中国儿童的课程生态、形态和动态,让孩子们具有高度热情和广泛兴趣,这样的课程一定是非‘小学化’的、非掠夺式的、非拔苗助长的,是‘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和智力发展’三位一体的学前教育实践。”霍力岩说。

  能让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的教育,一定是尊重孩子生命个体自然天性的教育。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尹坚勤认为,针对农村儿童生活中自然缺失、教师和幼儿家长生态教育观念淡薄、幼儿园课程自然资源缺失和开发忽略等现象,应注重从乡土文化背景中汲取素材和灵感,更加适应农村儿童天然的生活方式和形态,引导教育回归幼教本真,回归儿童本色。

  在谈及农村幼儿园课程实施时,尹坚勤认为,儿童、教师、家长、农村社区工作人员与村民,应共同成为课程的实施主体。“这是一群行走在田野上的课程践行者,是奔走在农村街道社区与村落里的和谐家园共同体的家长们。他们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共同的受益者。幼儿园课程应最终形成家园社区通力合作的开放式、立体的教育途径,课程活动渗透在家庭和社区村落之中,课程内容播撒在田野之中。”

  “幼儿园是一个教育场域,所有参与的人共同成长,儿童才能从中获得永不衰竭的智慧和力量。”尹坚勤认为,在课程实践探索活动中书写幼儿与家长参与的课程故事,关键在于激发教师自主实践的信心,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

  对此,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刘晶波表示,当前,幼儿教师的期待和现实存在很大落差,提升幼儿教师自身的社会性发展水平,革新师幼互动行为,是进行高质量儿童社会教育的关键,未来努力的方向是要让幼儿教师感到“我是美丽和快乐的,是被支持和被关爱的,是被理解和被信任的”。

  (本版图片由杜伟、孙凯、本报记者魏海政提供)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