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天上掉下的录取通知书怎可能是“馅饼”
2015-07-24 10:18:00
 

  原标题:天上掉下的录取通知书怎可能是“馅饼”

  ■杨朝清

  近几天,河北多地有考生陆续接到了“不请自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邮封的封皮没有学校的名字,只有“高校录取通知书”这几个字,不过速递封里入学通知书和学校简介等文件,看起来却非常正规。(中国新闻网7月22日)

  在风险社会,不请自来的高校录取通知书看似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实际上却可能是陷阱。在现行制度框架下,高校招录以高考成绩为基础、以志愿填报为依托,“虚假录取通知书”却背离了这两点,显然经不起推敲。滥发录取通知书的背后,隐伏着一条完整的利益链条。

  那些滥发录取通知书的高校,通常都是缺乏正规办学资质的“野鸡大学”或者低水平、教育质量堪忧的学校。在经济市场化的当下,在功利和算计的裹挟下,为了牟利,一些人不惜弄虚作假。

  长期以来,接受高等教育是年轻人实现人生突破的重要路径。然而,对于那些在高考中没有取得理想成绩的考生来说,通过正常渠道难以“心想事成”;缺乏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的他们,便试图通过“钻空子”的方式来得偿所愿。由此可以看出,惩罚的板子不能全部打在骗子们身上。“武大假学生”也好,意外的录取通知书也罢,许多上当受骗者追求的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而是要实现不合理的利益诉求。精明的作伪者把握住了一些考生和家长的“软肋”,用并不高明的骗术“漫天撒网”;尽管受骗的“鱼儿”或许不多,骗子们却能获取不菲的收益。

  不论是当下一些高校在学生招录中存在短板与不足,还是公共治理和监管上存在盲区,让违法行为没有得到及时、有力的惩戒,抑或机会主义盛行,让高考失利者和坑蒙拐骗者形成了利益合谋,“虚假录取通知书”不是某一个环节的底线失守,而是一系列的价值追求的迷失。

  “虚假录取通知书”之所以屡禁不止,固然有监管不力的因素,也和畸形的社会需求有关。社会流动渠道和社会评价体系的单一化,让高考依然是许多人不可绕行的“独木桥”,而一些心存侥幸的人便试图通过“剑走偏锋”的方式,来获取高等教育的入学资格。

  面对“虚假录取通知书”,一方面固然要加强监管,提升违法违规成本;另一方面,要畅通社会流动渠道,健全社会评价标准,消减畸形的教育诉求。如此,“虚假录取通知书”的生存空间才会逐渐减小。

  (作者系华中师范大学教师)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