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环保技术工的双城生活:公司迁涿鹿 北京基地变"智库"
2015-06-26 07:58:00
 

  企业外迁 目光瞄准河北市场

  孟凡卫口中的卢总叫做卢来印,是利德衡的总经理,来涿鹿之前,他也在门头沟生活了30余年,卢来印记忆中的门头沟被称为“黑色金库”。“经过三家店,麻雀都是黑的。”回忆起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门头沟,卢来印引用了一句从小说中看到的话。1983年,卢来印刚到门头沟区工作时,只有336路公交车从市区通往门头沟区,经过三家店地区,每当汽车驶入门头沟,尘土夹杂着煤灰飘浮在空气中,让人不禁闭口皱眉。1997年,卢来印在这里成立了北京利德衡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十几年过去了,门头沟被确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卢来印的公司虽然在生产过程中没有污染物的排放,但是也属于高耗能产业。2012年,卢来印将公司的生产车间逐渐转移到涿鹿,公司的生产制造环节也随迁至涿鹿,除了因为环境影响,涿鹿能够提供更大面积的生产车间也是重要原因。相比于门头沟石龙工业区1.5万平方米的车间,在涿鹿,利德衡有了一块200多亩的用地,现有的车间已经比原来多了4倍。

  “全部建成之后,产能能有原来的10倍。”公司经理朱晓杰说,现在生产车间大了,工人多了,产能由原来的一年600吨提高到了3000吨,等全部配套设置建设完成,公司能有6000多吨的产能。

  其实,从北京煤改气之后,利德衡的北京市场也大幅压缩,倒是河北大有市场,利德衡将目光投向了外迁地。

  原北京基地成外迁企业“智库”

  今年,利德衡还加入了“京津冀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取得了唐钢除尘改造等一系列项目合同,实现粉尘治理。

  生产制造环节迁到了涿鹿,北京成为了利德衡的“智库”。公司在原车间旧址上,建起了科研大厦,专门用于公司的研发管理,并且长期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发烟气净化技术与装备。戴着眼镜做科研的博士生从学校引进到门头沟,像孟凡卫这样的老技术变成了“随迁工人”来到了涿鹿。曾经连麻雀都是黑色的三家店,现在是孟凡卫回家和上班的火车站台。摄影/本报记者 魏彤

  对话

  16.5元火车票连接北京涿鹿

  北青报:在涿鹿生活有什么不习惯吗?

  孟凡卫:生活水平其实还高了,以前七八个人挤一个宿舍,现在是两个人的标间。宿舍有电视,有厨房还有卫生间,条件比在北京好多了。每天6点多下了班,或者吃食堂或者自己买菜做饭,再去打打乒乓球,回来看看电视,洗澡睡觉,生活倒是很有规律。我特别怕热,这个天气在北京不开空调睡不着,在这里还得盖上一床厚被子。

  北青报:多长时间回家一次?

  孟凡卫:父母、妻子和女儿都在门头沟,不忙的时候一个月能回去两次,赶上工期紧一个月就回家一次,新厂规模大,产量也大了。

  北青报:回家方便吗?

  孟凡卫:坐火车回去。先要坐公交到下花园火车站,坐两个多小时到三家店火车站,再换公交回家,回趟家得半天时间。火车票要16块5,公司还给交通补贴。

  北青报:家人来看过你在涿鹿的工作环境吗?

  孟凡卫:爱人来过一次,我一直忙着加班,也没空陪她,就待了一天,周六来周日就走了。听说是还要建200套员工宿舍,以后长期在这工作,家人都可以过来。我们宿舍旁边一个新食堂也在建了。


编辑:小微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来源 | 北京青年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