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重庆:让农村教师有职业尊荣
2015-06-11 08:58:03
 

  在我国,有1.1亿学生在农村接受义务教育。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农村教育仍然是重中之重。教育,是农村孩子通向美好未来的钥匙。而掌握这把钥匙的,是教师。

  但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依然是目前我们教育的薄弱环节之一。以重庆市小学阶段为例,农村小学学生数量占全市小学生的74.1%,但是农村教师数量却远远不够,一些村小仍然是一班一师,甚至不到一班一师。在这些教师中,也以50岁以上的老龄教师和近几年的新进教师为主,教师队伍流动性很大,教学质量提高面临困难。

  为了留住农村教师,也为了吸引更多年轻教师到农村,重庆市近年来花大力气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抓好抓实各类培训,真正让农村教师业务上有提高;改善工作生活条件,切实解决农村教师后顾之忧;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

  如今,走进重庆市的农村学校,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教师队伍发生的变化。

  真培训,让“老欧们”想进步了

  当同学老欧找到古爱华,说自己想办个“名师工作室”,找些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究教学的时候,古爱华的表情是满眼的震惊和难以置信。

  古爱华是重庆市綦江区隆盛中学校长,在他眼里,老欧是很多中年农村教师的典型代表。“很多人都是这样,第一年搞点创新,第二年教案成形,第三年之后,哪怕是到第三十年,都是一本教案走天下。自我感觉还特别好。”古爱华说,“可是现在,‘老欧们’一个一个开始转变,在业务上要求上进了,不得不说现在的教师培训确实起了作用。”

  “以前不是没有培训,但不接地气,多是空洞的理论讲座,学不到东西。老师不乐意去,校长也不愿意派人参加。”綦江区教委副主任王毅介绍,“但是实际上,农村教师很需要培训。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利于他们的职业发展。所以,要搞好‘真培训’,就要进行改革创新。”

  对农村教师来说,培训主要是国培和市培,国培就是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国家级培训计划,市培则是指重庆市的培训。

  以前,国培市培往往只是部分优秀教师自我提升的机会,而现在,綦江区遴选了38个学科的1000名优秀教师,作为国培市培备选库,保证了参训人员的质量。而这1000人里选拔出来一批骨干,在国培市培以后担任区级培训的培训师,把好的理念和做法传播开来。

  面向全区所有教师的区级培训,既不能大讲台也不能开小灶。全区教师都参加,一水儿的小班制、导师制轮训。要保证轮训的科学有效,背后是32个开发组分层、分科、分岗、分类开发课程资源,保证不少于60%的实践性课程,从职前到职后的一体化培训,参与式、讨论式、启发式的培训之旅……

  此外,綦江区的校本研修和教师自我研修也不再是表面文章。不管是培训还是研修,只要能通过考核,綦江区一视同仁。当地建立了统一的学分银行,认证教师每年的学分。学分与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年度考核、评职评优、调动交流挂钩,并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和办学水平督导评估。

  “重庆市有明文规定,5年内对每名农村教师培训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每名教师参加区县及以上层次的集中培训不少于80学时。”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邱可介绍,5年来,重庆市国培投入2.5亿元,培训教师近14万人次,市培投入3.8亿元,培训教师26万人次。国培、市培覆盖了农村所有成建制学校和所有学科。

  周转房,让农村教师留下了

  余潇是个城里姑娘,家在重庆市九龙坡区。2013年,她毕业后考到骆来山学校,这是一个村校,如其名一样,坐落在重庆市江津区的一座大山顶上。父母劝她,“换个工作吧,农村的生活你怎么受得了。”

  来到骆来山,学校刚刚落成的教师周转房让余潇的父母改了主意。房子虽小,但有厨有卫,干净卫生,基本家具一应俱全。“至少有个住处,条件还挺不错。”父母放心地回去了,余潇也在山上开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也是在骆来山学校,曾经多次提出调离申请的李东平老师,因为周转房的落成决定“不走了”。“村里租房没城里那么好找。农家房条件差也就罢了,还得老搬家,居无定所的日子实在让人筋疲力尽。”李东平说,“现在有个住处,安居然后才更加乐业。”

  “无法安居,确实是农村教师留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江津区教委副主任蔡增灏介绍,2012年,江津区推动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拟建2400套,解决3000余名农村教师的住宿问题。截至目前,约2000套周转房已经交付使用。

  “新到校工作、支教、交流,以及学校距家3公里以上的教师,都可以申请周转房。”蔡增灏介绍说,“周转房建设的规模可以把这部分教师全部覆盖。房子提供基本家具,零房租。”

  对于农村教师,江津区还提供每人每月200—500元的生活补助。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绩效工资等,也向农村教师倾斜。对于一般的农村教师,拿到手的年薪在5万元左右,超过了城里的同行。

  以前,每年的5、6月份,都是教师申请调动的高峰期。“学校50多个老师,每年都要走两三人,常年缺编七八个。”骆来山学校的老校长郭晓说,“而周转房建好以后,只有一个人提出了调动申请。”

  根据重庆市的规划,2017以前,重庆计划建设1.5万套农村教师周转房。目前已建成1万余套,入住7033人。

  树标兵,让正能量汇聚起来了

  在山高水远林深处的重庆市潼南县高庙村,有一所只有一个老师的学校。杨锋,高庙村小学的校长,也是这里唯一的老师。从翩翩少年到头发花白,坚守40余年的他,让这里的100多个孩子考上了中专和大学,走出了闭塞的山村。

  说起杨锋,人们都翘大拇指。更让潼南人敬佩与自豪的是,像这样的有着崇高师德的优秀教师,潼南还不止杨锋一位:他们中,有车祸后体内还有钢板和螺丝就重返讲台的刘琳,有坐着轮椅上课的李浩西,也有勇救落水少女的杨雄、杨少茂……

  近几年,潼南县每个新学年全县教师的“开学第一课”,都是同一个内容——师德标兵报告会,在全县98个会场同步网络视频直播。县教委还遴选出8名优秀教师,组成师德标兵报告团,在全县开展巡回演讲。通过这些活动及媒体的广泛宣传,师德师风的标杆树立起来了,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在此基础上,该县又开展了 “百校千师访万家”活动,组建98支教育“圆梦”志愿服务队,让所有教师参与进来,共塑良好行风,进一步汇聚正能量。

  “要想教好书、育好人,前提是自身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潼南县教委副主任李俊彦说,潼南县教育系统“教书育人负责程度”以及行风评议名次,在全市逐次前进。调查显示,当地家长对潼南教育的满意度达到了90%。

  同时,潼南县建立了教师网上师德师风个人档案,并不定期进行“揭短亮丑”暗访活动,暗访结果制成的专题片在开学工作会上播放。2014年,相关投诉同比下降50%。

  抓好培训强素质,改善条件引人才,弘扬师德树形象。三策并举,让重庆市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了具体的抓手,取得了扎实的成效。记者从重庆市教委了解到,下一步,重庆市还将建立农村教师奖励制度,对坚持在农村小学工作一定年限,为农村教育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授予“乡村教育贡献奖”,让农村教师更加有奔头、更加有荣誉感。


编辑:小微

来源 | 人民日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