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观察:大学生创业,站在“风口”如何落地?
2015-06-02 09:29:35
 

   创业过程不是一出“独角戏”

  中国俗语有云:“万事开头难。”在校大学生的创业,难就难在想法有了,如何去实施。在校大学生从有一个点子到决定创业再到完成准备工作,显然并非一出仅仅由大学生创业者个人就能撑起的“独角戏”。

  创业资金哪里来?国家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在贷款和税收等方面均有优惠政策,但与已经毕业的大学生群体不同,在校大学生创业的资金多为自给自足,草根创业较为常见。没有成果,找投资人成功的几率几乎为零。创业资金对初创业时的王培来说也是一个难题。所以,他选择了筹集团队成员自有资金的方式。王培回忆说,当时团队成员有兼职做翻译的,赚了一些钱,自己本科也小打小闹存了一些钱,这都是他们的“血汗钱”,后来全投到“树餐”上去了。

  “一个有创业心态的团队也很重要。”“桃李帮”创始人李申说。在校大学生创业群体中,以团队的形式创业是常态现象,不仅因为大学生创业资金众筹的需要,还因为团队成员的思想观点的碰撞往往能产生火花,这有助于解决创业中出现的问题。芮正琴说,与其说她和创业团队其他成员有一条战壕里的“革命友谊”,还不如说是吵出来的感情。

  学业与创业如何兼顾?这或许是每一个在校创业者都要考虑的问题。2014年12月10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建立弹性学制,允许在校生休学创业。李申的团队成员们,来自不同学校、不同专业背景,所以星空助学项目在开学季时遭受了“滑铁卢”。他说,他原本以为在校大学生创业根本行不通,现在休学创业的政策可以激励更多的在校创业者。

  对于王培们来说,还存在一个更大的问题:家人和朋友的看法。创业者在创业的准备阶段最希望得到来自家人的支持。王培说:“创业是一个最亲的人都反对的过程。”做生意的父母,难以接受名校毕业的儿子走上创业的道路,所以他们不太支持王培创业。社会上的质疑声还可以忽略,但是家人的不支持,对于王培们来说却像是抽走了可以倚赖的后盾。

  大学生创业的心路颇为曲折,但对他们来说,创业不是一场独角戏,而是需要政府、学校、投资方、团队和家人联袂出演的戏剧,其中的酸甜苦辣也需要共同品味。

   在校创业并非“独幕剧”

  大学生在校创业的成功案例,一直是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创业者和他的项目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在这之后,又剩下了什么?

  在校大学生创业群体由于其特殊性,常常会面对这样的质疑:在校创业能做得长久吗?持久性的确是对在校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重要考量,但是也正因为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如果仅仅用创业项目的持久性去考量大学生创业者,这会让王培们很困扰。王培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和自己在创业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很多时候会渐渐改变原来的创业想法,会有新的想法、新的创意想要去实现。

  独幕剧,一个场景一剧到底,直接明了。但是大学生创业,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创业却不可能如独幕剧这般。李申对于创业的看法是,大学生创业者其实是在不断尝试,不断试错,也在不断成长。这样一个新兴的群体需要导师的指导,但是路还是自己走下去的。

  芮正琴用“饰品一生”积累的资金创立了“阿要辣油”,如今她和她的团队正在“谋定而后动”,进一步研发市场青睐的新产品;李申在结束了星空助学项目后,正在上海参观上海实训基地,开始着手组建新的创业团队;而王培如今已经毕业,经过了“树餐”的创业尝试后,开始做一个“辣翻全国”的互联网食品品牌,叫“阿雄的食品工厂”,让消费者参与到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虽然他们没有在原来的创业方向上一直走下去,但是他们的创业仍在继续。

  波士顿时间4月25日下午,京东集团首席执行官刘强东在哈佛中国论坛上谈创业时说,这是最好的时代。的确,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创业与创新被推到了世人瞩目位置的时代,大学生创业正当时。

  有人将大学生创业者比成这个时代的独行侠,但王培们却在告诉我们,他们具有“独行侠”的精神,但大学生创业不是“独行侠”所能胜任的。在校大学生创业更希望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与认可。他们希望,有一天,他们会被称作“改变世界的人”。(实习生 李萍)


编辑:小微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