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方式
首次见面,可以用先生或者女士称呼别人,但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这类称呼过于郑重其事。美国男女老少,不论职位高低、不管是在工作还是休闲,都习惯直呼其名,不称姓氏,甚至子女有时也直呼父母的名字,认为这是友好亲切的表示。一般来说,除法官、医生、教授、神职人员、政府高级官员(如总统、部长等)外,一般不称职衔。
见面礼节
美国人以不拘礼节著称,不太讲究等级观念。下属见到上司、学生见到老师,一般以点头、微笑打招呼,或说声嗨、哈罗即可,不必加上各种尊称。虽然握手礼节很流行,但在不太正式的场合,可能常常省去。至于亲吻、拥抱礼节,则多半适合在亲朋好友之间使用。
肢体语言
美国人肢体语言丰富。交谈间拍拍对方的肩膀或把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表示肯定与鼓励;耸肩而面带不高兴的表情,表示惊讶;耸肩而面带笑容则表示肯定;打响指,表示鼓励、支持或自己有了一个新的主意;右手食指和中指分开,面朝外成V形,表示胜利、加油、鼓励;拇指和食指曲卷成环形,其他三指伸直,表示正确、同意、很好之意。而冲着别人伸舌头,用食指指人,竖拇指并指向身后,或竖起中指等,是侮辱他人肢体动作,轻易不要做出这类动作。
着装习惯
日常生活中,美国人着装较为随意,喜欢展现个性。美国流行牛仔装,甚至大学教授们也常着牛仔裤、运动鞋,堂而皇之出现在讲堂上。但是,白领在办公室,着装却很规矩,男士着西服,女士着裙装。在音乐厅、宴会厅,人人都会正式着装,有时甚至会穿上隆重的礼服。参加婚礼、丧礼,着黑色或素色的衣服。参加聚会、宴会时,请柬上会注明着装要求是便装还是正式,如果注明了“黑领结”,那么男士一定要穿无尾礼服、系黑色领结,女士则须穿晚礼服。
餐饮习俗
在美国举行家宴,多采用自助餐形式。一般是按照冷菜、汤、热菜次序进食。美国人口味偏甜,喜生、冷、淡。就餐时不宜发出响声或在餐盘里留下过多剩菜,否则会被认为是不雅、不礼貌。用餐结束,要把鸡骨鱼刺之类简单收拾一下,将本人用过的刀叉收拢,放在餐盘上,将餐巾放回餐桌上。招待客人,常以女主人为首,只有当女主人招呼或动手后,就餐才算正式开始。餐后也由女主人带头离席。美国人很少在用餐时使用牙签,通常用牙线剔牙。
赠礼小费
美国流行在圣诞节互赠礼品,常见的礼品有书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探病大多是赠鲜花或盆景,朋友远行常送鲜花、点心、水果或书籍。美国人收到礼物后会马上打开,当着送礼人的面欣赏或品尝礼物,并向送礼者道谢。礼物包装讲究。应邀到美国人家中做客、吃饭,一般不必送礼。不宜给美国人送香烟、香水、内衣、药品以及广告用品。美国法律禁止送礼过重。服务性行业需付小费,如乘出租车、行李搬运、房间清洁等,餐厅就餐会加收15%小费。
日常禁忌
西方文化中认为“13号”、“星期五”是耶稣受难日,因而是不幸、不吉利的日子,“13”也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在美国,收入、年龄、婚恋、健康、籍贯、学历、住址、种族、血型、星座、个人性取向、宗教信仰、竞选中投谁的票等,都被看作个人隐私,冒昧谈及这些问题,不仅失礼,而且有干涉他人隐私之嫌。打骂、训斥自己的孩子,可能会吃官司。美国社会竞争激烈,不同情弱者,忌讳别人说自己老,在地铁、公交车上看不到年轻人给老年人让座,否则会招致老人不满。(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