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声祥
某日到一所学校去。这是一所湖滨小学,迎面墙上写着学校的校训:“像水那样生活”。学校里的孩子生活在湖边,从小熟悉水、了解水、喜欢水,水构成了他们一年四季生活的大背景。“像水那样生活"的校训指向生活,引导学生注目最熟悉的东西,从中受到关于生活、关于人生的教育和启示,真是一个新鲜别致且富有意味的校训。
曾听一位大学教授深情地回忆自己母亲。他说出身农村,受益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母亲说的:“饱满的稻穗从来都是低着头的,只有满穗的秕谷才高昂着头”。话非常朴素,却包含很深的道理。身为大学教授,仍然不忘农民母亲的教诲,这让我们感动之余深思:文化要触及心灵。
校园文化也一样,应该植根于生活,让学生通过可感可知的事物受到启发,得到教益。可是,我们看到不少学校,从城市到农村,校训一个样,教风、校风的语言表述一个样,甚至校路的命名,诸如自强路、明德路、博爱路等等,几乎千篇一律,根本看不出它们与学校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存在什么关联,本土社会中宝贵的教育资源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校园文化没有扎根现实的土壤,就缺少了亲切感人的力量,千人一面、千校一面在所难免。
其实,从周围的事物、身边的世界中受到启发,这本是我国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孔子来到泗水边,看到流水,感慨从中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看不着、摸不到的时间变得可感可知了,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看到松柏长青,他又说,“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也”——不怕霜欺雪压,做人的道理从生活中得来。
都知道学校文化的重要性,它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是一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不言之教。但远离学生生活的训诫、没有生活经验认同的空洞说教,是不具有感染力量的。本土资源与学生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密关系。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时,应该利用好当地的自然风物或人文资源,比如当地的革命传统、历史文化、山形水貌等,无不是教育资源的富矿,值得深入挖掘。在寻求到好的切入点后,就会赋予校园文化以生命的活力。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柔弱莫过水,而攻坚莫过于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水里面包含着多少智慧啊!“像水那样生活”,值得穷其一生去追求。学校通过引喻的方式,为学生指引了一个从生活中汲取智慧、修炼德行的方向。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有教育学上的意义。本土资源天然地有着培养人的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充分利用起来,校园文化便会更接地气,也必将更好地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
(作者单位:湖北省公安县甘家厂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