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超常教育”需要“超常”模式
2015-05-25 09:07:00
 原标题:“超常教育”需要“超常”模式

  ■王海莹

  近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某中学“少年班”大多是十三四岁的超常儿童,他们少年便考取高分,进入知名大学,让人惊讶和羡慕。但羡慕之余,我们也该反思对这些超常儿童的专门培养:这些孩子的未来是否更为灿烂?“超常教育”是否真正成就了少年的梦想?

  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部分学生语言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较早,在同龄孩子中显得较为聪明。于是,一些学校将这部分学生选拔出来,配置优质教育资源,进行“超常教育”。此举强化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在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然而,“超常教育”的功利效应——“少年进名校”使很多家长趋之若鹜,不惜牺牲孩子的休息时间进行排山倒海式的训练,去竞争所谓“少年班”的优质资源,这实则违背了教育规律。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在特定时期有一定的合理性,体现了教育公平。但高考在评价方式上更注重对知识积累、记忆的考查,容易使学生习惯于接受与记忆,而不是强化他们的批判、突破和创新能力。而围绕着高考对超常孩子进行培养,急功近利地只为了追求高分数,某种程度上背离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旨,或者说超常儿童的“超常教育”并未着眼于个体的长远发展。

  美国重视超常学生的教育,很多州制定了相关政策对超常学生项目与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其政策主要涉及对超常学生的甄别、教学计划与课程的要求、教师培训、活动设计、监管与效果评估等方面。学校并未把这些超常儿童与普通学生相隔离,而是在课堂教学之余,设置一些针对超常学生的课外活动,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着重于智力与潜力的开发。譬如,依据年龄特点安排欣赏交响乐、研究昆虫、益智游戏、智力竞赛、评估汽车等。这些内容并不以考试为导向,在州统考之前,老师也并未安排突击性的复习和加课训练。美国教育专家韦斯特伯里·伊恩认为,儿童并不是可塑造的泥巴,教育只能依据儿童自身的天性加以引导。在美国,超常儿童研究机构对超常学生的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超常儿童联合会等非营利性研究机构在美国颇具影响力。这些机构对超常儿童进行追踪调查研究,依据调查结果撰写超常学生教育手册,以此指导学校与家庭教育实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在我国,针对超常儿童的“超常教育”已经进行了30年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其主要模式还是设置“少年班”,培养内容也往往是设置专门课程以加速式训练,培养的科学性有待商榷。“少年班”虽输送超过千人的优秀少年大学生,但这些学生往往是在学业方面得以着重培养,在体育、情商、社会规范、同伴教育等方面却重视不够,结果不断传来“天才儿童进入佛门”、“天才儿童高分低能”等负面新闻,真正能够成为拔尖人才的并不多。

  可见,“超常教育”实质上是给一些特殊的种子提供适合的土壤,单一以考入名校为目标走错了方向,也不能满足超常学生的发展,“超常教育”需要多元化的模式。我国教育机构对“超常教育”的研究成果不丰富,致使教育行政部门在“超常教育”管理方面依据不充分,制约着“超常教育”的发展。

  笔者认为,借鉴美国经验,支持“超常教育”研究机构的建立,对超常儿童进行系统性的教育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为学校和家庭提供相关超常教育指导,这也许是当前最需要突破的障碍。

  (作者系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