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中文专业作业抄古书
2015-05-23 09:06:00
 原标题:中文专业作业抄古书

  本报讯(周彬彬 张佩娜 记者 朱振岳)“终于把《牧斋初学集诗注汇校》抄完了!泪流满面……”近日,浙江师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徐凤娇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古书“手抄本”,足足耗尽了160张A4大小的稿纸。

  徐凤娇完成的是“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作业。任课的李圣华教授在本学期开始的第一堂课上就布置了一道特殊的作业:所有学生任选一部古书,用竖排繁体抄写,并要附上注释。这项作业将占到期末考核的40%,字迹工整、注释正确、抄写完整、内容较多的作业会得到高分。

  听到这个消息,教室内瞬间炸开了锅:“这么厚的书得抄到什么时候啊?”“繁体竖排?老师,您在逗我们吗?”

  “很多学生国学功底缺乏,对经典的理解不深,更是无法阅读竖排的繁体字著作,不会断句,没标点就看不了。”李圣华说。此外,在招研究生时经常是“一问三不知”,也让李圣华对准研究生们的国学基础倍感忧虑。“文学教育的根就在学术经典中,而这些学生以后大多数会走上教师岗位,成为教育的传承者。”他认为,学生必须具备足够的文学功底,才能挑起这份重担,誊抄经典古书,就是帮助他们更好地修炼。

  翻翻学生们的誊写书单:《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纳兰词选》《顾亭林文选》……清一色的古典名著。抄古书的体验是痛苦的,因为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周周抄、日日抄才行。学生章芳梅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抄完了整本55出《牡丹亭》。繁体字笔画多,又难认,还要竖排抄写,很容易抄错行,这可把她折腾得够呛。“经常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要查很多资料才能读懂。”

  但抄久了,学生们不仅喜欢上了这份作业,而且还抄上了瘾。“李老师让我们抄上古书的注解,这样一来,我不仅对书有了更深的理解,还知道了一些学术研究的规范。”张凯欣在抄写《老子》注释的过程中,就对训诂学有了一定了解,“比如说,改字的术语有读为、读曰或者古字某同、古声某同。这些都是在抄书的时候注意到的。”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