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职教转型初现成效 “升级版”呈现三大新气象
2015-05-21 17:44:31
 

  新华网长沙5月21日电(记者谢樱)在被冠以“史上更难就业季”的2015年,当高校毕业生仍在艰难寻觅“婆家”时,一些尚未走进职校的新生却已实现“提前就业”,成为公司的“准员工”。

  “吸引力有限”一直是摆在职教面前的一道难题。记者近日走访湖南职教院校调研发现,部分高校破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初见成效,校名“求小不求大”、教师进企业忙进修、“校中厂”订单培养等新气象,成为“升级版”职业教育新注脚。

  校名“弃大求小” 专业跟着产业变

  一直以来,高校的名字普遍追求“高大上”,综合性学校比行业学校排名要靠前得多,但如今在职业院校却完全不是这样。

  “我们学校以前叫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我们有的专业别人都有。后来学校为了谋求转型,更名为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大打特色牌,发展汽车相关专业群。”学院党委书记颜莉芝介绍说。

  “我们到汽车企业去调研,寻找课程和岗位的差距,他们需要什么专业我们就开什么,他们缺少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不仅大大提高了教育质量,学生的就业率也稳步上升。”颜莉芝说。

  校名不求大而求特色、专业不求多而求精品,努力破除“千校一面”的弊端,已经成为不少职业院校的新“风向”。

  “之前学校的专业太多太散,没有竞争力。”长沙航空职院院长朱厚望介绍,学院做出大胆决策,将与航空没有关系的11个专业全部停办。专业调整后,学院面貌焕然一新、特色凸显,拥有对接航空产业链的专业22个。2015年新增开的直升机飞行技术专业、航空复合材料专业的毕业生,还未录取的就已经被公司预订。

  教师进工厂 职院也科研

  课程紧跟市场需求,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学校转型说来容易,最难的就是师资力量的调整。

  “学校的教师都是有编制的,砍掉了十多个专业,这些教师到哪里去?增加了十多个专业,谁来教?”朱厚望告诉记者,“即便是原有的专业,要想紧跟市场需求,原来的授课内容、方式也亟待改变,教师队伍怎么应对?”

  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才能教出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教师的培训体系已经成为湖南不少职校转型的重中之重。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推行“教师企业顶岗锻炼计划”,5年一轮回,轮流选派新进教师和校内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顶岗锻炼半年或1年,让教师亲身感受企业的新标准、新工艺、新技能。同时,学院每年选派12名以上优秀教师到国外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进修培训。

  正是由于教师专业水准的不断提高,职院也收获了不少科研成果。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500亩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藤本植物建设基地,得到了一批适宜石漠化治理的藤本植物种类和治理方式及技术要点,可以达到快速修复生态的治理效果,成果得到学界的充分肯定。

  入学即是“准员工” 校中厂、厂中校成常态

  “订单班”是职校校企合作的丰硕成果。湖南汽车工程职院招生与就业处副处长周眺峰表示,学院先后与上海通用、博世、保时捷、北汽、宝马、上海大众等中外汽车名企开展深度合作和订单培养,共同培养汽车产业链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在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每年都有一大批火车、地铁、高铁司机从这里走出,成为各城市铁道企业炙手可热的争抢对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利军说,与相关企业开设订单培养班,能够更好地培育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校中厂”“厂中校”也如雨后春笋。湖南生物机电职院与长沙慕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将学院园艺实训基地打造成“屋顶有机菜园展示基地”,还与长沙都市花香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同建设“校中厂”规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紧密跟随当地支柱产业、新兴产业,湖南已经涌现了一批有特色、有质量的职业院校,设立了一系列紧跟产业的新兴专业,培养了大批人才支撑产业,同时大幅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邹文辉说。


编辑:小微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