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教育时评:请给未来劳动者更多关怀
中专生,职高生?有的人可能穷尽一生也不会去了解这个群体,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在这个社会里生存,你就会遇到他们。
出入酒店,你会遇到酒店里的服务员、大堂经理,他们很有可能就是中专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乘坐高铁、飞机,穿梭在走道里的乘务员,有的就是中专中职学校的毕业生;在城市里乘坐地铁,遇到的那些拿着安检仪的姑娘、小伙儿,没准儿也是一个正在实习的中专中职在读生。
多数时候,我们可能难以察觉这个群体的存在,甚至会忽略他们,但他们却是我们身边熟悉的“陌生人”。
谁能离得开这些未来的劳动者?但我们给予这个群体的关注和关怀实在是太少了。
作为与中学生同龄的青少年群体,他们不仅承受着与年龄不甚匹配的学习、就业的双重压力,还要把中考失利、大人眼中的差孩子等苦涩藏进心里,负重前行。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这个群体自信心不足,自我认同低,甚至对自我身份有一种恐慌情绪。
他们中之所以有人要破罐子破摔,和这个群体受到的冷漠和歧视有很大关系,而之所以受到这样的待遇,则要归咎于整个社会对人才层次划分的粗暴和不科学――职业教育出身的人,就要低人一等吗?正如许多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所呼吁的,什么时候这个社会能真正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氛围,才可能离优质的中国制造不远,也不必再漂洋过海去邻国买马桶盖。
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课题组也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正如他们在课题报告中写到的,绝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跨入社会,成为产业大军的有生力量。而他们能不能具备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整体素质,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