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孩子,我们一起来”
2015-05-15 09:03:00
 

  原标题:“孩子,我们一起来”

  ■洪淑珍

  晚饭后,我正猫在电脑前码字。“妈妈,这个字怎么念?”念三年级的儿子手捧一本《儿童文学》,兴冲冲地跑过来,胖乎乎的小手指着“蟒蛇”的“蟒”字问道。我怕打断自己的思路,便不假思索地说:“念‘mǎng’,蟒蛇是蛇的一种,体型很大,无毒……”“知道了。”儿子还没有听我把话说完,就高兴地跑了。

  没想到,这么一开头,儿子便染上了好问的毛病,一遇到拿不准或者不认识的字,就来麻烦我这个当教师的妈妈。几次之后,我感觉有点不对劲儿,这样一问一答,孩子走捷径,妈妈图省事,表面上看没什么,久而久之,儿子肯定会养成不思考、懒动手的坏毛病。这可不是办法,我得改变应对策略。

  后来,当儿子指着一个“獾”字来“故伎重演”时,我便放下手中的活儿,故作惊讶地对儿子说:“唉,这个字妈妈好像没见过,我也念不准,怎么办呢?”“查字典吧,我们老师说过,遇见不认识的字,可以向字典这个老师求助。”儿子好像突然明白过来,于是我们一起查起了字典。“遇见不会读音的字,先查什么呢?”我问儿子,“知道,知道,查部首呗!”儿子边说边翻动字典,“哦,找到了!原来这个字念‘huān’。”陪儿子查了几回字典后,儿子在阅读时再遇到拦路虎,便老老实实地自行解决,把他这个老妈晾在了一边。我心里暗喜,这招数还真管用。

  后来,我和爱人认真总结这一招数的实用价值,并作为一条经验在家里推而广之、发扬光大。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既不越俎代庖、一切包办,也不当甩手掌柜、不闻不问,而是以一个合作者的身份,与儿子一起想办法解决。于是,我们家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儿子,我们一起来……”

  原先,儿子的房间一直都是我收拾。有一个礼拜六,家里来了几个小伙伴,儿子高兴极了,现世宝似的把玩具和图书全都拿出来与小伙伴分享,把房间弄得一塌糊涂。等他们疯够了离开后,望着一片狼藉的房间,我试探着对儿子说:“你们开心了,老妈又要遭罪了。我们来打扫战场,如何?”也许儿子的高兴劲还没有过去,爽快地答应了。

  有了这个开头,我便每天都拉儿子一起收拾房间,并有意识地从“作战员”变成“指挥员”。儿子渐渐学会了起床后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床单牵得平平整整,衣服挂在衣架上,鞋子放到鞋柜里,看书写字以后还知道物归原处。不仅如此,儿子还不知从哪里弄来了几张明星照,错落有致地贴在墙上。“怎么不征求爸妈的意见呢?”“我的地盘我做主!”儿子回答得非常干脆,一脸的神气十足。“好好!你做主,你做主,看来老妈这个钟点工得自动下岗了。”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乐开了花。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家那句唱得最欢的“儿子,我们一起来……”渐渐地被“儿子,我们相信你能做”所替代。从收拾房间开始,儿子慢慢地学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也逐渐有了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生活的好习惯,越来越懂事,越来越能干了。

  教育孩子如同教孩子走路,光抱不放是不行的,但一开始就撒手也行不通。我想,它应该是一个“抱――扶――放”的循序渐进过程,抱好了,扶正了,放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全丰小学)


编辑:小微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