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韧度决定强度:专业服务产业升级的火炬细节
■通讯员 钟嘉妍
传统制造业要实现转型升级,首先必须实现技术工人的转型升级。然而现状是,一线生产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更新能力远远跟不上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出现断层。如果这个断层得不到修复和弥合,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动车便会脱节。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装备制造专业正扮演着“电焊机”的角色,将培养目标锁定在这一断层,细化培养方案,以十年如一日的韧劲,支撑着产业的转型升级。
升级从细节起步
传统的装备制造产业,产品的精度哪怕只提高一个微米,强度只提高几个兆帕,都是了不起的突破。因此产业升级往往从细节起步,细小的变化会带来巨大的效益。
在金晖金属制造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几个火炬职院装备制造系的学生围着一位技术人员,学习如何操作自动化水磨机。这台机器由校企共建的“金晖工作室”研发,并获得专利授权。它以三个细微的变化克服了传统打磨设备的弱点——设计了一个小工件使用的“尼龙网配海绵”通用夹具,减少了夹具制作的浪费;采用一种可循环利用的水性研磨剂代替研磨蜡,实现了绿色生产节能环保;创造出一个“磁浮式弹簧”自动化加工平台,代替了人手加工。技术的革新和升级使生产实现了“少投入,多效益,更环保”,这台机器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甚至获得了瑞士、日本客户的订单。
“与学院合作进行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是一次成功的尝试。”金晖公司副总经理谭锦升说。金晖公司的母公司香港金源集团,在表壳、表带金属加工等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集团在转型升级中遇到一些问题,一线工人较低的技术水平和素质是最大瓶颈。”火炬职院装备制造系主任王龙博士认为,“随着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不仅需要操作员或调试员,更需要一些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为了更好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自2007年起,金晖公司与火炬职院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超过200人,主要参与一线生产和技术研发,同时学院还安排数名教师到公司提供技术支援,组建“金晖工作室”。双方成功申报了“集成工业机器人的自动打磨生产线的研制”等中山市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共同服务加工行业的转型升级。
培养从细节入手
最近两三年,火炬职院为一批又一批的企业一线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我们曾对76家用人企业进行了调研”,王龙博士说,“结果发现,随着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生产设备越来越先进,但一线员工的素质却没有随之提升,形成了设备进步而技工落后的矛盾局面。装备制造企业对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迫切。”
在王龙博士的带领下,装备制造系开始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去年,该系承担了广东省模具制造设计专业的课程标准研制项目,从中高职衔接的角度,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考核等方面制定专业标准。
以模具专业为例,该系以培养学生的模具制造、模具设计和模具管理为核心能力,在毕业之后两三年时间内,学生要能成为师傅级的基层技术管理人才。因此,该系在专业建设中,制定了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为改革目标,以“凸显行业岗位、两大能力主线、标准融入课程、训练体系支撑”为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每一个专业都明确企业的岗位设置和岗位能力要求,实现了装备制造专业群与企业不同岗位的高度契合,把人才培养的目标瞄准了产业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断层。
从岗位典型任务出发、以具体实例开展教学的“教学做一体化”需要强大的实习实训资源支撑。“我们系的最大特色是实训资源丰富,”王龙自豪地说,“我们有10名专职实训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0%,而且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装备制造实训基地,分设11个实训实验室,配备了五轴加工中心等先进设备,有工位350个,还有校内外超过20个与企业共建的实训场所和实训基地,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合作从细节着眼
每天下午,装备制造系的曾亚森教授总会遇上几个从企业车间上完实训课回宿舍的学生。很多时候,学生在系里上完曾教授的课后,步行到学院生产性实训校区内的企业里开始实训课,任课教师既有学院的专任教师,也有企业的技术骨干,学生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拉近了与书本知识的距离。
“我们培养的学生主要满足开发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位几乎参加了每一场企业调研的曾教授,坦言校企合作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和作用,“我们要从企业那里了解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企业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和兼职教师指导,尤其重要的是我们通过他们对人才的具体要求,倒推人才培养方案的每一个细节。而企业也需要我们专任教师的技术帮助、开展员工培训。双方的合作来自彼此的需要,更源于一种信任。”
截至今年5月,装备制造系已吸引了8家与专业紧密对接的企业进驻学院的生产性实训校区。该系还将目光聚焦于中山未来的产业航母——国家(中山)临海装备制造基地,与进驻的近20家装备制造类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改革从细节开始
火炬职院光机电大楼的数控技术标准化课室里,每天晚上灯光都是亮着的。从2012年开始,装备制造系主任王龙交给专任教师杨均一项特殊任务,每学期亲自指导3至4名学生,尝试现代学徒制。此项任务并非在正常的上课时间进行,而是利用师生晚上的休息时间开展。“有时候在实训室里学生对某些知识点仍然存在疑惑,我就开车送他们进企业车间直接观摩技术人员是怎么做的。”杨老师腼腆地说。
现代学徒制企业推崇、学生喜欢,但却与传统教学存在一定冲突。“最突出的问题是考核方式。”王龙指出。于是,学校探索一种以赛代考、以技能取代单纯理论的考试方法,让“师傅”将岗位技能手把手地教给“徒弟”,然后以产品质量标准倒推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为了进一步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该系对教学场所的环境重新设计,将学校教学空间对接企业生产车间,实施标准化建设。“标准化课室”需要满足四个标准,一是教学做一体化,二是承接生产订单,三是教师队伍包括行业企业技术人员与学院专任教师,四是教学与生产对接行业标准。
“装备制造是一个传统产业,创新的速度或许没有其他产业那么快,但改革的空间还是有的。”王龙自信地说,“很多人觉得这个产业员工的工资待遇比不上其他产业,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的学生刚毕业时都在生产性岗位,每月工资也许3000元都不到,但两年后基本都能凭借技术和管理经验晋升到较高职务,月薪成倍地增长,这种增长幅度和速度是其他产业比不上的。这就是装备制造产业人才的成长规律。”王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