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历史观下思政课的苦与乐
(回应本报5月5日一版《思政课“变脸” 大学生上瘾》)
■高毅哲
一个有趣但是又不得不让人正视的问题是,西方从来没有在中国大学的课堂上开过一节“思政课”,但为什么他们的思想、政治、历史观点在国内大学校园里还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吸引力?我们在思政课教材、教学体系上投入那么多人力、物力,为什么“思政课难上、教学效果不好”的感慨还是不绝于耳?
通行的解释是,教师照本宣科的上课方式、学校忽视丰富教学平台的建设、大学思政课和中学思政课内容的重复,都使思政课难以吸引当代大学生。这些固然是重要原因,但是如果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考量,这些因素基本属于技术层面的问题。仅仅试图从技术手段上解决问题,无助于把握思政课的实质:小小的思政课,承担的使命其实是历史级别的。
思政课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简而言之,它是要使学生形成对国家、民族发展历史经验以及价值观念的高度认同,并世代继承和发扬下去。这不是一些自视清高的人所看不上的“政治命题”、“意识形态命题”,站在大历史的角度,这是一个文明命题。
思政课所承担的历史任务是艰巨的。思政课教师的苦,大抵来源于此。其他学科教师会欢迎学生大胆质疑现有知识体系,因为这符合科学知识扩展的规律。但不止一位思政课教师向笔者表示过,如果遇见学生否定、质疑或者对教学内容不屑一顾,他们心里更多感受的是茫然甚至痛苦,因为思政课教师代表的是国家价值观念。
但是,越是这样,我们越希望教师们能感受到小小思政课堂上呈现的历史意义。复旦大学思政课团队能获得学生的认可,能创建多种思政课平台,并发挥自身的多学科背景优势,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中国的历史和当代重大问题进行合理解释,把最难上的思政课上出彩,最根本的还是他们高度认同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并以此体现出责任和担当。
美国学者杜威说:“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应该像输电一样,输到每一个人的房间里去,只有这样,这个国家才会有希望。”在中国向着自己的国家梦想不懈前行的时候,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有真才实学的高素质劳动者,我们更希望每一个中国人都能有对自己国家历史和当代的骄傲认同。(作者系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