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记者 贺迎春)“西方发达国家,飞机上、地铁上,哪儿都可以看到人在读书,而中国人现在都在看手机,对此我非常担忧。”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今天在人民网访谈时表示,这是一种社会浮躁的表现,纸质的图书和电子读物有很大的差别,读纸质的图书,读的过程就是精神发育的过程,可以培养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的能力,机读达不到这个效果。
柳斌杰表示,不是说“读机”就不好,“读机”可以迅速得到各种信息,了解当前发生的时政、社会事件,从信息获得的角度来说,读机是一个好的。但读书和读机在阅读的深浅、快慢、长短这些方面是有差别的。“人的成长需要快阅读,我们需要迅速了解信息,但也需要慢阅读,需要静下心来读一些经典。历代社会沉淀下来的先贤著作,是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思考的成果,是需要读书才能掌握的。”
柳斌杰指出,我们也不排除用现代的数字化传播工具推动阅读,这也是年轻人喜欢的一种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和读书还是有不同的感受。
如何养成阅读的习惯?柳斌杰表示,要提倡从小养成自己读书的习惯,当把它变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需要,一种无意识的自觉。另外,要在工作中创造读书的便利,机读的便利就是它后面有一个数据库,通过机读想知道什么马上就可以调出来,而图书可能没有这种便利。所以,我们要创造阅读的条件,公共场所、家庭、社会单位都要有读书的设施,让大家能够不费很大的力气就能找到自己想阅读的内容。
柳斌杰说,要养成阅读的习惯,还需营造阅读的氛围。我们要通过媒体,通过各种讲坛,通过会议,推荐一些好书,形成一种氛围,这样大家都会去读书。
访谈:全国人大常委、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柳斌杰谈“推进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