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林露)据北京大学相关人士证实,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稀土之父、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徐光宪今天辞世,享年95岁。徐光宪院士曾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徐光宪院士被称为“稀土之父”、“稀土界的”,他在稀土化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使我国的稀土分离技术和产业化水平跃居世界首位。季羡林先生曾评价道:“桃李满天下,师德传四方”。
徐光宪还热心教育事业,为培养科技人才倾注了心血,曾发表论文400余篇和10本教科书及专著。由于在科学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徐光宪1994年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北京大学首届自然科学研究突出贡献奖,2005年又获何梁何利科学成就奖,2006年获北京大学首届蔡元培奖,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情系祖国
徐光宪的求学生涯,大多是在他半工半读的情形下坚持完成学业的。在上海交大的本科学业是一边读书,一边晚上做家教,并积极争取奖学金坚持完成学业的。大学毕业两年后,徐光宪参加并通过了国民政府教育部在全国各地区公开招考出国留学的考试,于1947年底只身赴美,先到圣路易斯城的华盛顿大学化工系学习,一个学期后到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院的暑期班试读,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校聘助教奖学金。
1951年3月,徐光宪获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导师和学校再三提出留任讲师,并许诺生活待遇可以大幅改善,夫人可以专心攻读博士学位。但那时抗美援朝已经开始,美国总统提出法案,可以给中国留学生美国国籍,但禁止回到新中国。这个法案要等待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的通过才能生效。这时,徐光宪夫妇俩抓紧商量,夫人高小霞说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于是毅然决定放弃夫人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并克服重重困难,于1951年5月回到祖国。一个半月后法案通过,在美留学生便不许回国了。
4次改变科研方向
在多年的科研生涯中,徐光宪为了适应国家的需要和安排,曾多次改变科研方向。“我一生在科研上三次转向,在四个方向上开展研究。在这四个方向上,我的学生已大大超过了我。我比不上他们。”徐光宪如数家珍:他的学生黎乐民院士在量子化学领域,黄春辉院士在稀土配位化学和光电功能材料方面,高松院士在分子磁体方面,长江学者严纯华在重稀土萃取方面……“都做出了非常好的成绩,大大超过了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超过先生,我非常高兴。”徐先生真诚地说。
徐光宪学成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工作,既从事大学教学,也做科学研究。这两种角色他均演绎得十分成功。在徐光宪看来,讲课比天大。在北京大学工作几十年来,徐光宪一共讲过物质结构、原子核物理导论、高等量子化学、化学统计力学、分子光谱理论、萃取化学等12门不同的课程。多年来,他讲课从不迟到,而且他认为:“我从学生的脸上,看到他们对我的讲课是满意的,我就感到很高兴,很幸福。我从小喜欢数理化,抱定科学报国的理想。这个理想终于能够逐步实现,感到非常幸福。”
徐光宪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北大有许多优秀的学生,我获奖的工作都是我的学生和研究团队完成的,我只是这个集体的代表。”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相关链接:
徐光宪,1920年生于浙江绍兴。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量子化学。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历任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后改为技术物理系)副主任、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等职。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再次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荣膺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