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4月22日电(记者周文其 许晓青)位于上海浦东蓝村路的小朱书店,近百平方米的店铺内摆满了几十个书架,每排书架又被旧书分门别类地塞得满满当当。
“这里是中国文学类的,那边是外国文学类的,旁边的小房间摆的是记录上海历史的书籍资料,科技类的、财经类的图书这里也有。”书店老板朱凤涛热情地向顾客介绍着。
这个旧书店的小老板常年都是一身打扮:一件面料光滑的风衣拆去了内胆,做成工作服,棉布裤子纹路笔挺。一抬手,胳膊上戴着黑色袖套,颜色漆亮。朱凤涛说,这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书店店员的老习惯。
朱凤涛清晰地记得自己是1979年1月3日入职到当时位于四川北路的上海旧书店。“进了这个行业,我就喜欢上了这个行业,现在是越来越喜欢。”他说。
“文化的传承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通过书本,现在可能纸质图书看的人少了、不够重视。但我们这样的‘图书人’有义务、有责任把这件事情坚持、坚守下去。”
去年4月,已经90岁高龄的王昭老先生给小朱打电话,希望要一本民国时期的《范氏大代数》。这个书其实并不好找,但没想到小朱还挺有“书缘”。今年3月,小朱到一家人家收旧书的时候,突然在书架上发现这本书。由于这本书是民国时期的,有些价值,卖家起初不肯卖。
“我就告诉卖家,想买你这本书的老人家今年90多岁,他希望看看当年读的书,找到自己成长时的心情。这样一说,他感动了,就卖给了我。”小朱回忆说。
收到小朱送去的书,老爷爷像小孩一样高兴。
“书友”宣森是小朱书店的常客,几乎每半个月都会过来淘淘旧书。“这些年我既淘到精品,也有意外的惊喜。”宣森告诉记者。
“半年多前我从这里买到《新民晚报》1950-1956年的合订本,半年一本,共12本。这样的书图书馆都很少收藏,不容易买到。这样想要了解当时的一些时事,查询起来就比较方便。”
谈及遇到的惊喜,宣森更加激动,“我小时候特别爱看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讲述穆桂英、佘太君、罗成故事的小册子,但后来不慎遗失。没想到在这儿碰到了,我把它当成宝,买回去之后我立刻把它们包起来,还在前页和后页写上大量文字,讲述书的来历以及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动”。
小朱师傅坦言,现在其实很累,全年无休,每天都得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8点。这几天腰也不好,这些辛苦只有自己知道,别人能看到,但体会不到。
“但有人说看到你怎么整天乐呵呵,我其实是乐在其中。有一句话叫做奉献自己、快乐别人,我觉得这句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许多顾客经过我的接待都开心而来、满意而走,看到这些,我觉得我比他们还要开心。”小朱师傅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