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布了各自针对农村考生的招生计划。其中,清华的“自强计划”最高可降65分录取,北大“筑梦计划”的招生线则最低可降至当地一本线。在重点高校农村学生比例下降、引发社会对“寒门难出贵子”热议的语境下,这些“计划”无疑是一种理性的纠偏。然而,实事要办好、好事要办实也不容易,本期抢头条关注这一话题。
防范“农村版高考移民”
重点高校纷纷向农村考生发放“优惠券”,当然是好事,至少利大于弊,然而一进入实操层面,又不免令人忧心,尤其是公平焦虑。在分析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两则招生新闻:4月13日,内蒙古招办做出决定,取消了54名考生2015年高考报考资格。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叫“高考移民”。据4月16日《中国教育报》报道,某自治区高考录取分数线相对内地高考大省有时会低100分左右,成为高考移民目的地。从2009年至2013年,该地查处高考移民每年都在1000人左右。打击高考移民风声渐紧,依然有人铤而走险走老路,说明了什么?
高考被认为是时下最严格、最公正的考试之一,仍不断地遭到挑战。一些人削尖脑袋、挖空心思钻政策空子,政策的一点点瑕疵都会被撑大、撕裂,钻进来。重点高校向农村考生倾斜的招生计划是否也有这种风险?理论上是存在的。首先,以户籍划分的招生政策,与户籍制度改革趋势相左。随着户籍制度改革深入,一些地区已经不再有“农业”与“非农业”户口之分,统一为“居民户口”,譬如陕西已全面铺开,今年6月底前完成。这样的话,“农村考生”要以什么为身份标识?如果以居住地计,接下来的问题是,何谓“农村”?其次,乡镇、农村户籍管理远没有大城市严格,落户并非难事,尤其是那些从农村出来、根子还在乡下的群体。如此一来,农村考生优惠政策会不会催生“农村版高考移民”?
这些情况我们能想到,大学招生部门也能想到。譬如北大就规定,申请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须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须具有当地连续3年户籍和当地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3年户籍与学籍,是一道硬杠杠,也未必高不可攀。瞒天过海、偷梁换柱、弄虚作假等等,只有循规蹈矩者想不到的,没有长袖善舞者做不到的。甚至于在最后一关——学校招生,仍有被“攻陷”的可能。
要想政策不走样,先从政策的科学性、规则的合理性入手,严格“农村考生”标准,不给钻空子者留下灰色地带。再从程序上保障,譬如公开程序、公示制度、惩罚措施等,保证它是一条带电的“高压线”。如此,“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才有坚实的基础。(练洪洋)
政策倾斜农村,促进教育公平
当前,接受高等教育是弱势阶层向上流动的最主要渠道,在较大程度上维系着社会公平。对于有些农村学子来说,有时候高考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他们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逆境可以成就英才。这些农村寒门子弟给我们的印象是出身农村,家境贫寒,但独立自强,品学兼优,“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最终改变自己的命运,成就人生真正逆袭。一直以来,这些正能量的例子一直被作为模范,也鼓励着后来农村学子奋斗不止。
但是,近年来这条路似乎并不顺畅,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子陷入“难入名校”的困境,寒门子弟与重点高校有渐行渐远之势。据相关调研数据显示,我国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下滑,北大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从三成落至一成。我觉得这里面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因素。
首先,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高度集中导致现在的结果。各地重点中学甚至升级版超级中学,多数位于城镇、城市,并以公共政策、教育经费形成“洼地”,将最优秀的学生与最优秀的老师吸收殆尽。教师与学生“双垄断”的必然结果是“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农村学校荒漠化严重。
第二,名目繁多的加分、高考内容导向等让农村寒门学子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过往高考、高校招生的补偿性政策,与普通农村寒门子弟几乎无缘。输在起跑线上、没有在同一平台竞争,他们考上重点名校的机会也越来越微。
由此可见,教育部明确2015年将继续加大对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招生倾斜力度,是非常及时跟十分必要。今年重点高校可适当降分录取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其中,清华对农村学子最多可以降低65分录取。也就是说,“农村娃”高考有“福利”了,对于农村学子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农村学子离重点高校终于可以近一步了。(逸飞)
农村教育当进行系统性改良
其实,无论是降分还是扩招,都只是权宜之计,无法从长远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是个系统工程。在时代发展中,农村教育欠债太多,留下问题也不少。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教育落后的面貌,还得进行系统性改良,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补足农村教育这块短板,在这项教育大工程中,至少要如下几板块需要关注:
留住乡村教师。近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给予了很多政策支持,尤其是师范生免费教育制度,源源不断地为教育事业输送人才。尤其对于不少从农村贫寒学子,师范教育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也给他们一个可期的未来。然而,即使是农村师范生,学有所成之后也不太愿意回乡。这归咎于城乡教师待遇、发展前景等差异,农村教师流动性较大,给教育带来不少问题。笔者认为,留住农村教育人才,一方面是老生常谈的提高教师待遇,建立相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工资制度,力促城镇、乡村中小学教师同工同酬;另一方面,不妨通过与周边城镇学校“牵手”办学,让优秀教师流动起来,也让城镇先进办学经验带给农村。另外,日前,教育部公布首批19个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示范区,促进教师交流轮岗,也是不错的尝试。
改善教育环境。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是求学最基本的要求。然而,眼下一些农村由于投入不足,校舍破旧,桌椅残缺,甚至连大操场都没有。保障农村学子求学环境,一方面,要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保障最基本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不妨在部分有能力的农村学校开展远程教育,嫁接优秀教育资源,开拓教师学生视野,让农村学生及时掌握前沿知识、技术。
扩宽学子出路。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然而,农村由于信息较为闭塞,不少学生考不上好大学,往往就早早走入社会,错过了自我增值的最佳时机。即使考上好大学,在就业压力下,若学子找不到好工作,容易让“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给农村教育泼冷水。当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广高职教育,对于集合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于一体的高职,不仅能给学生学历证明,还能有一技傍身,再加上减免学费减轻了经济压力,不失为农村学子的不错出路。各种政策应及时“下乡”,让学子知道有更多选择。再进一步说,如果能针对农村学子,开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职教育课程,培养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服务“三农”,解决农村学子的求职之忧,不失为一举多得之举。(陈小雁)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毫无疑问,农村学生需要这一利好政策,但仅有降分还不够。降分录取,只是将优秀的农村学生拉进重点高校门槛,将他们与城市学生并排立于高等教育的起跑线上,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会不会被落下也是一个问题。
“人之初,性本善”,也许,农村学生的先天禀赋并不比城市考生差,但后天条件确实没法比,农村学校条件较差、资源匮乏,师资水平与城市学校不可同日而语,哪怕是县城中学与大城市学校也没法比。不管农村学生先天素质如何,后天养成的基础学习素质比不上城市学生是不争的事实。譬如英语,不说农村学校语音设备差,许多农村的英语老师自己的听力、口语也不过关,以其昏昏何以令人昭昭?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动手能力也一样,一些农村学校实验室形同虚设,演示实验学生都没看过几个,更别说自己动手做实验。针对这种现状,重点高校也要有所表示,不妨对农村学生开开“小灶”,提供补充短板的差异化服务,使之尽快跟上来,与城市学生争取齐头并进,而不能只是降分招生了事。
曾经有一个农村寒门子弟在考上清华大学后接受记者采访,记者问到他初入清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他当时就落了泪,说是“压力和自卑”。毋庸讳言,能否入重点高校是一回事,入了之后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出类拔萃又是一回事。在重点高校里,分分钟都是竞争,压力山大,农村出来的学生基础本来就有短板,如果不能迎难而上,学习付出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努力,就难免要陷入失败的泥沼中,难以走出自卑的阴影。只要正视自己,找到方法,凭着特有的刻苦,4年之后,农村学生也能超出一个“身位”。作为有幸同窗的同学来说,城市学生固然有其优秀的一面,含着金钥匙长大,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农村学生也有优秀的一面,譬如吃苦耐劳、通情达理、知足常乐等等。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也是同学之间应尽之谊。
将农村考生“扶上马”,还要将其“送一程”,使之接受重点高校教育之后,成为优秀人才,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才算善始善终。 (王睿)
“筑梦计划”,圆农村孩子走出寒门的梦想;“自强计划”,助农村孩子自强不息的志气。作为高等院校,也许无力改变贫困农村地区基础教育薄弱的现状,至少可以通过招生政策微调使之得到一定程度的纠偏,值得点赞。距离高考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一批优秀的农村学子能否因为“好政策”而真正受益,就看北大、清华等重点高校你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