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学非所愿”究竟怎么看
编者按 大学生“学非所愿”现象近年来日益凸显。北大一项针对在京高校的调查显示,1/3以上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80%的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所填专业不是很了解。本报4月13日在评论版刊发《“学非所愿”的根到底在哪儿》的评论文章后,引起读者热烈讨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非所愿”现象?对这一现象该如何看待?怎么求解?本期话题再刊发3篇评论,以飨读者。
“学非所愿”没那么可怕
如果排除“为父母而读书”的心理因素,对于其他正常情形下,因为对热门专业的追捧或对专业的不了解而“学非所愿”的问题,社会及大学生应当理性面对并勇于承担。
■廖德凯
大学生“学非所愿”当然是一个问题,但笔者认为,从当前的就学、就业实际和“学所非愿”的原因、比例来进行分析,目前媒体和社会高估了“学非所愿”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再从大学本科教育的目的及个人发展、从业的不确定性来看,三分之一学生“学非所愿”的比例并不算太高,其后续影响更没有如媒体所评估的那么严重。
“学非所愿”问题并非我国教育体系所独有,而是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的现象。欧美国家高等教育的架构与我国有明显不同,许多专业要在研究生阶段才进入专业学习,但依然存在学生“学非所愿”的问题。除了个别学生为此退学,大多数“学非所愿”的学生仍然会如期完成学业。
具体到我国教育体系,“学非所愿”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一是根据就业前景选择的热门专业;二是家庭对孩子自我兴趣的干预;三是家庭缺少对孩子的职业规划教育;四是大学缺乏科学合理的学生二次专业选择机制。这些原因均存在,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短期内不可能有较大改善。只要存在竞争性的入学机制,以及个人的变化性、社会的多样性,“学非所愿”问题就永远存在。因此,对于社会、家庭及学生个人来说,必须视“学非所愿”为正常状态,才有利于降低概率,并在“学非所愿”问题产生时积极解决。
学生入学前根据就业前景选择专业无可厚非,毕竟“毕业即失业”的压力无法忽视,而且对就业前景的分析本身就是职业规划的一部分。但是,家庭的大包大揽,很可能人为造成“学非所愿”。这种非正常情况下因心理抵触造成的“学非所愿”,是绝对应当避免的。
如果排除“为父母而读书”的心理因素,对于其他正常情形下,因为对热门专业的追捧或对专业的不了解而“学非所愿”的问题,社会及大学生应当理性面对并勇于承担。学校在一定的范围内和条件下,建立起学生转专业的机制固然有必要,但在教育资源有限及选择自主度不高的现实面前,转专业必然会受到很大限制,不可能让所有学生得偿所愿。那么,学生及其家长应当明白,专业是竞争和选择的结果,应承认并积极接受这个结果。随着对专业的更加了解和深入,培养起对“不喜欢”专业的兴趣也不是难事。
更应当明白的是,人一生的职业并非一成不变,大学学习仅仅是对第一份职业的基本专业准备,三四年的学习只是对专业的一定了解,远谈不上对该专业的精通,谁也不知道自己一二十年后会从事何种职业。而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并非专业教育,而是学习习惯、专业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在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用专业思维思考问题之后,从业后对专业重新选择并不是太难的事。其实,就业后从事跨专业职业并做出突出成就的人不在少数。
因此,对于“学非所愿”的问题,家庭自然应予重视,未雨绸缪;学校自然应当研究,给学生重新选择的机会;学生则不应纠结,应当坦然面对,勇于承担,从而正确判断,制定大学学习规划,为自己的未来做好真正的准备。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
选择人生方向时少些世俗考量
从长远看,破解“学非所愿”难题,固然离不开学生及其家长观念的转变,但更离不开教育自身的改观,离不开教育的综合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郭立场
当下的教育,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往往注重分数的高低和未来职业的好坏,很少关注兴趣爱好的因素,这就导致许多学生拼全力想得到理想的成绩,“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填报志愿时,“名校情结”是学生及其家长心中挥之不去的梦想。在同等分数情况下,更好的学校往往比更适合的专业更有诱惑,理想的专业开始偏离航道。录取环节,学生扎堆某些学校,难免出现专业调剂的“突然安排”,心仪的专业再次变轨。进入大学,学习经历的变化、社会阅历的增加等因素开始影响学生的专业认同,“学非所愿”问题显现。几经变化周折,心目中的理想专业早已面目全非,“愿非所得”问题突出。
社会上职业或行业的优劣对比,无形中也影响着学生的专业偏好和学校的专业设置。眼下,无论是重点大学、普通本科学校还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目标鲜有自身的特色和定位。许多学校为了提高办学效益盲目追求热门专业,特色专业、优势专业和重点专业不明显,既浪费了教育资源,也使学生无法享受到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而不少学生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在专业的选择上“唯专业论”,被社会上流行的热门专业、新兴专业所吸引,专业选择上画地为牢,最终步入歧途。
不难看出,“学非所愿”的背后是无奈的选择。一方面,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另一方面,就算是有明确的专业目标,却困于世俗的就业考量,暂顾眼前而牺牲长远。至于外在环境和内在心态的变化,更是为专业选择和学习带来了变数,也为“学非所愿”埋下了伏笔。
事物总是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某个人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亦会随之发生转变。学生时代的专业理想与实际有所偏差并不可怕,关键是在不断的学习中修正自己的目标,在实际规划中明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适应新情况,发现新事物,获得新收获。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更适合自己的专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道路,不能盲目跟风而迷失了方向。“专业”与“就业”也并非简单的正相关,就业的好坏并不必然说明某一专业的优劣,关键在于高校如何设置专业,学生如何选择专业,以及某一专业的毕业生是否学以致用。
从长远看,破解“学非所愿”难题,固然离不开学生及其家长观念的转变,但更离不开教育自身的改观,离不开教育的综合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一流大学应有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气度,在教育教学方面更多一些开放,给予学生更多选学的自由,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大学阶段都能找到安身立业的方向和资本,还大学一个理想的现状和值得期许的未来。
(作者系河南信阳师范学院教师)
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
真正需要反省的不是大学生“学非所愿”,而是明明知道大学生“学非所愿”,却任由种种束缚控制他们的个人意愿,还把问题归结到他处这一现实弊病。
■殷国雄
今天大家都在为“学非所愿”求解,有不少人把大学生“学非所愿”归结于基础教育,在我看来,有避重就轻之嫌。
报考什么大学、选择哪个专业,实在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的学生考虑大学排名,宁愿选择一个自己没什么兴趣的专业;有的学生为了就业,挑了一个自己不擅长的专业;有的学生和家长就学校与专业的选择发生矛盾,最后家长强行做主的事儿也很常见;有的学生在入学之初对所选专业很有兴趣,但过了一段时间,又发现了自己新的兴趣和天赋;还有的沉迷于恋爱和游戏,压根对求知没兴趣……可以说,有多少个“学非所愿”的学生,就有多少个“学非所愿”的理由。所以,一刀切的原因归类显得不够严谨。
换个角度,基础教育呵护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天赋,使得他们具备自我选择的能力,是不是就可以避免“学非所愿”?个人以为,学生越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越是具备自我选择和规划的能力,越会出现“学非所愿”。随着年龄的增加,知识储备的厚实、自我能力的提升,大学生会越来越多地思考自己的兴趣和现实、专业和职业,从而做出全新的求学选择和人生规划,这也是一种常态。
其实,问题不在于大学生“学非所愿”,而是要把“学能如愿”的选择权归还给大学生。我们的大学曾坚实保障和捍卫了年轻大学生“学能如愿”的选择权。比如,西南联大校内转系比较容易,只要转入系同意,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即可。杨振宁就是从化学系改上物理系的,朱德熙是从物理系转入中文系的,后来成为知名语言学家。朱德熙回忆这段物理系的求学生涯,发出“这一年的数理基础对我后来的语言学研究大有益处”的感慨。因此,真正需要反省的不是大学生“学非所愿”,而是明明知道大学生“学非所愿”,却任由种种束缚控制他们的个人意愿,还把问题归结到他处这一现实弊病。
(作者系江苏省张家港第八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