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造中职品牌 助力淮南发展
——安徽省淮南技工学校创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纪实
安徽省淮南技工学校自2013年被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学校以来,经过两年建设期,于2015年迎来国家项目评估验收。
创办于1979年的安徽省淮南技工学校,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扩大办学规模,2000年8月被国家劳动部门授予“国家级别重点技工学校”,同时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是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战线的中坚力量。如今,面对创新时代的呼唤,淮南技工学校师生没有停止攀登的脚步,正向着创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目标阔步前进。
目标
打造“面向三大产业、坚持四位一体”的国家示范校
立足于当前区域经济社会转型、中职教育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大背景,淮南技工学校以创建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内容,推进办学、培养、教学、评价等模式改革,提高育人效益,努力适应淮南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全面提升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根据创建规划,学校总体目标是: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为抓手,着力建设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四个重点专业,重点打造深化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建设两个特色项目,建成以国家重点产业、区域特色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打专业,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主,集教学、培训、鉴定和就业服务与一体的国家级别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起到骨干、示范和引领作用。
成果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创建示范成效初显
目前,学校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进入关键时期,创建项目有序推进,示范成效初显。
学校企合作办学更加完善。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对话协作平台,与典型性园区、代表性行业、先进型企业合作继续拓展,校企合作制度在学校层面进一步完善。校企联合建成了22个融教学、生产、培训、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开放性的实训基地。采取“订单培养、定向就业”模式,“订单培养”达43.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全面创新,新建11门精品课程,编写校本教材12本,直接带动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新的突破。工学深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深化学校与企业双元合作、在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在双证融通等三个方面得到了创新和深化;专业建设水平大幅度提升。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运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理等4个重点专业得到重点建设,形成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精品专业和特色专业;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以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等为重点,培养一批在本行业、本地区有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通过校园网建设应用,实现了教学、科研、管理及服务手段的信息化,促进了人才培养观念和教育理念的转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校信息化、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校园文化特色更加鲜明。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彰显了办学特色,踏上发展腾飞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