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厌学之源:超前焦虑和过度辅导

2015-04-03 09:11: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造成孩子厌学的家长们,如果不亡羊补牢、悬崖勒马,不仅会导致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可能让孩子输在过程和终点上。小学一、二年级时就特立独行、形单影只,无法融入群体,经常在家里发出怪声,痛苦烦躁地发脾气。
 

  原标题:厌学之源:超前焦虑和过度辅导

  多年在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担任咨询工作,我深感很多孩子饱受厌学之害,并且清晰地看到,应试教育给家长带来的替代焦虑正在向幼儿甚至婴儿期延伸,由家长超前焦虑带来的忧心忡忡和好为人师的辅导,已经并正在造成很多孩子厌学、强迫、自闭等严重症状或疾病。

  造成孩子厌学的家长们,如果不亡羊补牢、悬崖勒马,不仅会导致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还可能让孩子输在过程和终点上。

  咨询室里的个案虽然极端,但背后的动因和具体的表现,却在中国大部分家庭广泛存在,日积月累就可能产生同样的后果——

  案例一:怀疑自闭而且真自闭的10岁男孩。

  小学一、二年级时就特立独行、形单影只,无法融入群体,经常在家里发出怪声,痛苦烦躁地发脾气。

  有研究者说,5岁前孩子的生师比应该是1∶0,但实际生活中,孩子们往往每人拥有两到6个“老师”。这足以在孩子周围构成一个铁网,随处都是“教育”,随时都要“学习”。就像这个从两三岁就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指导着学挂图上汉字词组、英语单词、算术的孩子,本来是聪明伶俐的早慧儿童,由于整天被笼罩在高要求、严标准和批评、责怪中,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恐惧泛化。当脆弱的心灵难以承受这种恐惧时,孩子便悄悄铸起“自闭”的“金钟罩”,从乖巧伶俐、人见人爱,变得淡漠无语、与世隔绝。

  案例二:怀疑自闭其实是假自闭的3岁女孩。

  来求助时,家长首先说“孩子会讲话,但是不讲话,还经常咬嘴唇”,紧接着就说到学习上:“人家孩子……可是我家孩子……”

  为了了解孩子的自然表现,我将家长带来的图书倒在沙发上,孩子走过去拿起一本图大字少的书,家长马上用温和而紧迫的语气反复说:我们宝宝拿自己喜欢的书。孩子太善解人意了,只见她恋恋不舍、犹豫不决地换了一本图小字多的书,家长的神情马上松弛下来,完全没有觉察孩子已全然没有了原来的兴致。

  家长不了解、不尊重3岁孩子的直觉行动思维优势,不选择合适的家庭教育内容,就会导致揠苗助长的后果。好在后来做沙盘游戏时,这个孩子既没有咬嘴唇,也能跟大家正常交谈——肯说话,也能说话,落落大方,表达清晰、自然。看来这个孩子“受虐”不久,恐惧尚未泛化。

  案例三:被疑为“多动症”的12岁女孩。

  女孩个头有1.65米,外表像大姑娘,表情像幼儿园的孩子。妈妈苦恼地数落着孩子的诸多不是:上课开小差、作业拖拉……我注意到,伴随着妈妈的评价性语言,女儿的身体一刻不停地活动着:妈妈说到女儿怎么怎么好时,女儿四仰八叉、极其舒展;说到她表现不好时,女儿左顾右盼、扭来扭去;母亲用负性语言进行人格评价(如“真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时,女儿推开咨询室的门,自顾自径直走了出去。

  原来这是个中年得来的宝贝女儿,长得特别好看,父母特别宠爱,对她的要求是“生活上可以任意,学习上必须如何如何”。母亲的职业是校对,工作习惯迁移到女儿学习的辅导上,每次检查作业都是三部曲——发现毛病、指出问题、严厉批评。从孩子现场做的书写小练习来看,速度、创造力、求好心都令人惊叹,至少一下子能发现6个以上值得真诚认可、欣赏的优点。可母亲还是一眼先“校对”出3个缺点:这里怎么没有对直?这里怎么擦了?怎么这么不认真!

  从这三个案例不难看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都相信学习成绩关系到孩子的终身幸福,却不知道适宜、适度的学习刺激才能带来学习的快乐感,否则就会给幼年的孩子带来身心的逃避——自闭。要让学习与快乐相连,家长首先要拥有一双慧眼,发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认可所有真实存在、能够认可的特点,尤其不要进行抽象和整体定性的负面评价(如“你真是个不认真的孩子”)。

  孩子当下的学习幸福,是构成未来生活幸福的基础。只有符合孩子水平、需要、特点的学习,才可能是快乐的学习,才可能是有益终身幸福的学习。指出问题不一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指出越多问题更不意味着孩子就会改正越多。希望家长们给孩子带来亲切、温馨、甜蜜、宁静等学习的好感觉,让孩子在“绿色”辅导下愉悦地学习,幸福地生活。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