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升初取消面谈,好不好?
王铎 绘
编者按:
近日,有媒体报道,从今年开始,广州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政策有较大调整:市属外校取消面谈改为指标+派位;区属外校要招地段生,部分区确定取消面谈。此举引发不少家长的关注和热议。关于小升初面谈,到底该怎么看?取消面谈是不是明智之举?本期我们约发两篇观点,以飨读者。
取消面谈顺应招生改革大方向
继续让外国语学校保留带有选拔性质的面谈方式,相对于其他公办学校而言也不公平。从这个角度看,取消面谈是推动义务教育招生改革的一个积极举措。
■汪明
在笔者看来,用电脑派位或抽签方式取代“面谈”,看似一个细微改变,其折射出的是义务教育招生理念的变化,顺应了义务教育招生改革的总体方向,因而这一做法值得肯定。
事实上,在义务教育招生禁止组织笔试、面试或任何变相形式的考试、考核之后,考虑到民办学校的特殊性,很多地方允许民办学校在招生中采取面谈的方式。而作为一种过渡性手段,去年广州市在允许民办学校采取招生面谈的同时,公办外国语学校也同时享有这一政策。但不得不承认,从各地实施招生面谈的情况看,面谈中的不规范行为仍然比较突出,有的甚至是借“面谈”之名行考试之实,一些外国语学校的面谈方式和内容也遭到了诸多诟病。正因如此,各地不断加大了对招生面谈的规范力度,如要求学校在招生面谈中不接受任何获奖证书,不进行学科测试。
事实上,允许公办外国语学校参照民办学校的做法,在招生时进行面谈,作为一种特殊政策本身就不具有可持续性。一直以来,很多公办外国语学校在义务教育招生中享有一些特殊政策,可以提前单独招生、进行英语能力测试,但也因此倍受争议。在很多人看来,恰恰是这些招生方面的特殊政策,让公办外国语学校在小升初招生中抢得先机,也为这些学校“掐尖”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义务教育招生秩序造成一定冲击。
当前,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营造良好的招生环境,是所有义务教育学校的责任,公办外国语学校同样不能例外。过分强调外国语学校的特殊性,而继续让其保留带有选拔性质的面谈方式,相对于其他公办学校而言也不公平。从这个角度看,广州市用电脑派位或抽签方式取代面谈,是推动义务教育招生改革的一个积极举措。
或许有人会说,从禁止笔试开始,现在又取消面谈,是对外国语学校特殊性的忽视,也不利于外国语学校选拔人才。从广州市的情况看,可能是考虑到了外国语学校的特殊性,目前仍然保留了一些招生上的特殊政策,如市属公办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市招生,区属公办外国语学校面向全区招生。但这样的招生政策是否可持续,有待进一步研究。
在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下,推动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方式改革势在必然。从去年秋季开始,厦门外国语学校取消择优录取,以招收片区内小学毕业生为主,向实施就近入学迈出了重要一步。而广州市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从笔试走向面谈,从面谈走向电脑派位或抽签,这不仅是公办外国语学校招生方式的改革与进步,也是向教育公平迈出的新的步伐。
(作者系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面谈无错,错在念歪了经
应该反对的,其实是以掐尖为目的的面谈和由此衍生出来的招生乱象。以掐尖为目的的面谈背后,仍然是分数主导一切,这不是面谈的全部意义。
■汤勇
小升初的面谈,不为广州外国语学校所独有,在全国其他城市学校尤其一些实验学校同样存在。面谈的作用在于沟通与达成,在于了解与发现。面谈作为一种交流方式或者教育手段,其本身没有什么错,运用得当,不仅有助于加强学校和家庭之间的相互理解,在培养孩子的理念上达成一致,形成教育合力,而且有助于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长、志趣爱好,以便为学生们找到适合他们的教育。
小升初面谈本来是件好事,为何人们一谈到小升初的面谈,就有点色变呢?一方面,随着小升初考试的取消,小升初已经没有了选拔的功能,而面谈常常因为利益的夹杂而被赋予太多的功利色彩,往往被曲解并被窄化为一种选拔性考试。另一方面,在具体操作上,个别学校为了办学效益和影响,为了挑选到清一色的尖子生,为了自己的名利,常常把面谈演变成了面试,成了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为小升初添乱,从而让面谈陷入了人人喊打的被动局面。
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人上,放在人的差异和个性发展上。小升初的面谈,不仅是这些学校特色发展的需要,也是特长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让具有独特目标定位的学校失去面谈这样的自主权利,必将逐渐偏离自己的发展定位,失去长期积淀的特色和优势。
刀可为工具,亦可为凶器。我们要做的,是防止其成为凶器,而不是消灭刀的存在。面对小升初的面谈,应该反对的,其实是以掐尖为目的的面谈和由此衍生出来的招生乱象。以掐尖为目的的面谈背后,仍然是分数主导一切,这不是面谈的全部意义。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关注的,亦不是一味地取消面谈,而是关注学校在面谈中到底做了什么,通过面谈是不是增进了家校、师生间的沟通,是不是以面谈为名有损教育公平,是不是借面谈拒绝承担应有的教育责任和义务。
实际上,对于今年广州外国语学校招生政策的改变,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持肯定态度。有家长就表示,今年外校政策一调整,孩子除了拼分数,还要拼命、拼运气才行!相关一些学校也不无忧虑,没有招生自主权,如何保证优质生源,今后又该如何保持外校特色教育?
维护教育公平,既有在新常态下对制度的变革创新,又有对现有制度的完善纠偏,一个好的制度不是推倒重建,而是在细节上完善,绝不能因噎废食。像小升初的面谈,如果加以完善,扬其面谈之长,规避面谈之弊,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是不是比简单的取消更有意义?
(作者系四川省阆中市教育科技局局长)
网友观点
面谈存在着许多想象的空间,难免会被功利化、利益化,发展成为暧昧的“密谈”,从而谈歪了教育公平,成为新式“拼爹”的战场。所以,小升初取消面谈是明智之举。
——陈松信
取消面谈并非治根之策,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学校间的均衡发展,在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让学校和孩子双向选择,才是理想的状态。但在这一理想尚难实现的前提下,蕴含美好初衷的面谈很难通过细节的改进而避免变味。
——胡欣红
只以简单的“机会公平”遮人耳目,而不识甚至不愿用“结果公平”对教育负责任,其实是一种教育行政部门庸政思维的体现。因为统一化、数字化的录取方式在操作上简便易行,在责任上一干二净,在政绩上再立新功,何乐而不为?
——邱磊
从笔试到面谈,其价值不在于少了一次笔试,而在于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标准,建立多元评价标准。如果对此没有清晰的认识,面试招生必然会走入误区。结果会是,政府部门强推面谈做法,但操作过程中却经不起检验,最终又回到笔试的老路上。
——熊丙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