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青岛“教育家 办学”那些事

2015-03-16 09:06: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时下,中国教育界最流行的话语莫过于“教育家办学”。大批教育名人旅寓青岛自有其历史的必然性。该书作者以青岛本土学者的视角,以大量翔实的史料,通过“旅”、“寓”两个维度诠释了青岛学校教育旅寓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基本特征。
 

  原标题:青岛“教育家 办学”那些事

  时下,中国教育界最流行的话语莫过于“教育家办学”。如何理解教育家?如何实现教育家办学?如何在中国城市发现和营造教育家办学的生动局面?青岛,作为近代中国崛起的城市,曾是大师云集的地方,蔡元培等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都曾在青岛落脚,并对青岛教育进行过或深或浅的指导;更有一批杰出的教育名家多年寓居青岛,为青岛的教育殚精竭虑。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翟广顺新近出版的《旅寓青岛教育名人现象研究》一书,以50多万字的篇幅和5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真实而系统地展示出青岛自1891年建制至1949年解放半个多世纪“教育家办学”的历史长卷,清晰而深刻地揭示了旅寓青岛教育名人的思想风貌、生存形态、职业成就以及对青岛教育的影响。

  一直以来,学界和坊间对青岛抱有“文化沙漠”的偏见。诚然,在中国城市建设史上,青岛与中国任何一个沿海或沿江城市相比,都是一个迟到的后来者。1891年李鸿章因检阅北洋水师提议清廷在青岛这个“海之一隅”设防,青岛建立之初即因“巨野教案”被德国殖民者卷入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第一次世界大战又转手给日本。这个最初只有8万人口的北方渔村,在近代中国政治中心播迁和文化转型的历史背景中,走的是一条与中国其他城市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到20世纪30年代,青岛城市人口超过了50万,成为当时中国人口增速最快、移民对城市现代化影响最剧烈的城市。大批教育名人旅寓青岛自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该书作者以青岛本土学者的视角,以大量翔实的史料,通过“旅”、“寓”两个维度诠释了青岛学校教育旅寓文化生成和发展的基本特征。在“旅”的维度上,该书再现了蔡元培、章太炎、张伯苓、黄炎培、马寅初、梁漱溟等著名教育家对青岛教育所给予的特殊关照,即使对来国立青岛大学“挖墙脚”的胡适和未造访青岛的陶行知,作者也都给足了笔墨。

  “寓”的维度是全书的核心部分。作者首次提出并厘清了青岛从建制到解放半个多世纪出现的三次有规模的“青漂潮”,从中归纳出有代表性的教育名家。作者将第一次“青漂潮”定位于清末民初,通过中德合作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供职的蒋楷、商衍瀛、汪森宝、窦学光等中方教员,与劳乃宣、刘廷琛、李家驹、章梫、傅增湘、康有为等逊清遗臣中的教育派,论述了他们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西教育文化交流。作者洞悉并分辨了1922年青岛回归到1927年国民政府成立前后青岛的第二次“青漂潮”,阐述了胶澳公署历任教育行政长官徐昌言、赵同源、袁荣叟、乔曾佑、李贻燕和蒋丙然、孔祥熙、竺可桢等文化名人,与1924年任职私立青岛大学的孙广钦、林济青、凌道扬、凌达扬、闵星荧、程璟等教职员,为青岛带来了“中国制造”教育元素。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第三次“青漂潮”是全书的着力点,作者将寓青教育名人概括为三方面:一是国立青岛-山东大学“杨-赵体系”荟萃的闻一多、梁实秋、老舍、沈从文、洪深等作家、学者、理工科专家;二是国民政府时期的青岛教育官员;三是青岛基础教育界校长、教师,他们共同推动着青岛教育使之成为京沪之外的“文化边城”。三次“青漂潮”的提出有力地揭示了近代青岛人口城市化、移民对城市社会发展的典型意义;国立青岛-山东大学杨振声、赵太侔的“杨-赵体系”的确立,将青岛30年代文化教育的勃发与1946年复校后的再生有机地连成了一体;而青岛基础教育领域名家身份的确认,既是近代青岛教育发展史上的真实事件,又突破了以往研究仅仅聚焦高校名师的局限。

  读罢全书确有结识了一些被遗忘者的发现感。作者不仅将蔡元培、康有为、杨振声、赵太侔、童第周等熟知的人物写深写活,而且呈现出一批被历史的尘埃深深掩埋的人物,这对丰富青岛乃至山东历史名人库藏无疑是一大贡献,对中国城市文化的挖掘与书写不无示范作用。同时,作为一部上乘的学术著作,该书突破了一般人物研究惯常的掌故式、印象性、表面化的倾向,作者恰当地运用了生态学的视角和文化学的范式,有效地借鉴了“现象-解释学”理论,通过旅寓青岛教育名人这一现象,探索“人与城市”和“城市与教育”的双向活动关系。不可否认,青岛教育的发展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但这仅是一个方面,更深的解答则深藏在全书的字里行间。这可能是该书最有见地、最引人注目之处。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