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火之功”

2015-03-12 09:11: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加强教师思想建设,就是其中最具持久力和艰苦性的实践之一,是解决矛盾的一味“文火”。职业、专业、事业三者高度融合在“学校”这个载体上,使得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大有作为,虽然此为见效慢的“文火之功”。
 

  原标题: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文火之功”

园丁(版画) 田间 作

  一所农村学校,经过近8年探索,用加强教师思想建设的“文火”,解决教师生存之需、专业分工之必、事业价值之美三个层次的矛盾,给广大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王建龙

  天津市静海实验中学是2002年成立的普通国办初中校,其教师构成有着农村教师队伍的共性特征。教师们有工作热情,也有宏观教育观念,但对教育的解释力、在教学上的转化力等相对不足,因而当新课改、新教育、新理念席卷而来时,我们处在了先进观念与陈旧惯性、客观高端要求与主观简单实践的矛盾中。我们探索了将近8年,形成了教师专业化建设的系列实践,使学校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19项国家级荣誉和天津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等65项市级荣誉等。

  加强教师思想建设,就是其中最具持久力和艰苦性的实践之一,是解决矛盾的一味“文火”。从最初的探索到现在的基本成形,我们的“战术”是:剥离教师的三种生存状态,即职业的生存之需、专业的分工之必、事业的价值之美,并分而为之。

  着眼生存之需 夯实教师职业规范厚度

  从教,具有谋生手段的共性,也有着特殊性。基于此,我们把夯实教师职业规范的厚度作为学校管理的第一要务,探索了“三个引导”:

  一是编制依法执教操作引导手册,供教师阅读,增强从教的敏感性与严谨性。持续不断的教育教学实践,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法律是天底下最大的人文关怀,是最高级的人情。不依法,处处是雷区;依法,时时都安全。引导手册帮助教师体验依法执教的分寸,提高教育教学行为的适切性。

  二是开展对社会、对教育、对学校、对自我的四个认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发展观,到底需要教师拥有什么信仰、什么思维方式?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为大众服务,要求教师具备高度政治敏感性,坚定奉行教育的普惠性;学校的使命要求教师的是什么形象?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如何摆放?对自我,我们为教师设定了“忠诚热爱、勤奋智慧、健美优雅,核心价值观就是强烈的责任感,对祖国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集中体现为一点,就是对工作负责”的发展目标。

  同时,我们还设计了“教师之问”,帮助教师自悟:

  你锻炼身体了吗?健康是百炼成金的事。

  你的情绪饱满吗?积极的情绪是冬日里的暖阳。

  你了解学生吗?知之深才能爱之切。

  你的教学准备细腻吗?效率是细节的孩子。

  你为学生的成长多想了一步吗?今天多一小步,明天进一大步。

  你面向全体学生施教了吗?教育的神圣就在于拒绝缺憾。

  你的思想境界又提升了吗?教师是灵魂的巨人。

  你是否为从教而感到幸福?幸福是教育的颜色。

  围绕于教师认知的打造,帮助教师们增强了身份感与归属感,职业的理性大大增强。

  三是举办教育规律专题讲座。专家教授分别从不同侧面阐述了教育的规律,用大量翔实的事例解释了遵循教育规律的巨大利益,自然之中扩张了教师“趋同”性,增强了教师对教育行为“可为”、“不可为”的临界感与敬畏感。

  顺应社会分工 巩固教师专业思想深度

  分工强化了“教师”的专业特质。而只有丰富特质的内涵,才能顺应时代的分工要求。我们在实践中积累总结了“三个倚靠”,借以巩固教师的专业思想深度。

  一是依靠学科组为单位。我们始终坚持团队建设,依靠学科组,每周规定一个半天的时间集体教研;设置了学科分析项目表,包括课时目标系、教材编排意图、学生的认知起点、教与学的策略、学科发展史知识等,给教师提供行动的方向。通过集体的智慧来解读、认识、整理本学科的性质与方法体系,认同并形成关于该学科的学科思想,进而在此思想的指导下逐渐优化每个人的学科教学行为。

  二是依靠科研为保障。我们从“九五”开始,直至“十二五”,申请的教育部和天津市的课题都是围绕着提高教学有效性展开的。这种行动研究营造出钻研、较真的氛围,持久且浓厚;集体教研固定时空,个人钻研则无限时空,二者相得益彰。典型代表如数学组,无论是编制导学案,还是筛选典型例题与习题,抑或是对重难点内容的顺序位移与化解等等,都准备得充裕与适当,非常利于学生吸收与巩固。因此,数学组这个团队始终荣获教育局一等奖的教学表彰,还取得了县级优秀学科组、数学优质课国家级一等奖等诸多荣誉,这些荣誉与科研的浸泡密切关联。

  三是依靠模式为渠道。我校八年的导学式教学改革是以“问题——解决”模式作为落实途径的。该模式能以程序化的形式引导教师的言行,解决了教师“怎么做”的需要。其背后的“以学为本”、“教师第一”的教育思想则更具有提醒功能,解决着教师“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

  提升人的价值 引领教师事业信仰高度

  当生存之需、分工之必无虞的时候,人还是要追问活着的意义的。这既是个体的可能之需,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物。在加强思想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引领教师通过“三个比较”,寻找更真实的存在感与价值追求。

  一是把学校与社会比较,开阔胸襟与视界。学校不应该有围墙,是社会的一部分。只有高度融入社会中,关注社会才能办好学校。“比较”的结果,是增强了教师的心理顺应力、承受力、溶解力、生成力。

  二是把学校与区域内外同类校比较,客观获取本校所长与所短,增加自信心与危机感。我们选择了政策关注、教育资源配置、办学理想、管理实践等四个要素,把学校与同类校进行同质间的比较可以发现,建校12年的实验中学,在更多的关爱中迅速发展,成就喜人;但同时在发展中复现陈疾,需要警惕“死于安乐”现象的出现。“比较”的结果,是帮助教师提高了对比意识与警觉程度,也就易于内心自觉水平的升级。

  三是把学校的过去与现在比较,把现在的积累与未来发展的需要比较,增强自豪感与使命感。我们从文化的视角精心梳理并总结办学史,帮助教师清晰地认识到,建校高起点、发展高质量的态势已经使学校处在了高位运行中,开倒车、走下坡路必将是历史的罪人。校史清新的文脉、教师对校史的阅读等,都促使教师形成并愈发坚定了“学校成果由我创、学校发展依靠我”的信念。“比较”的结果,成效最明显的是“校荣我荣”的归属感更加牢固,正气更加浓厚。

  职业、专业、事业三者高度融合在“学校”这个载体上,使得加强教师队伍思想建设大有作为,虽然此为见效慢的“文火之功”。

  教师思想的变化是隐性的,它与显性的课程建设一起,构成了我校教师专业化建设的两个体系。教师思想的变化依赖于教师思维方式的优化,所以,我们着力帮助教师改善自我思维方式,不断提高认知水平。这样坚持下来,就助推了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发展。

  (作者系天津市静海县实验中学校长)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