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内涵建设创特色 跨越发展谱新篇

2015-03-09 09:07: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王丽英 麻锦霞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校企合作后,企业作为实训基地,进行实现订单培养,学校作为‘缓冲带’,帮企业留住人才在本地就业。现在的缙云县职业中专已经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原标题:内涵建设创特色 跨越发展谱新篇

  ——浙江省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国家示范校建设巡礼(二)

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在校生走访校友企业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习

  翻开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发展史,一股自强不息的奋斗气息扑面而来。是啊,在缙云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缙云县职业中专历经建校之初的艰苦创业、改革开放之后的发展壮大,完成学校发展史上一次次华丽转身。虽然所处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农村,但先进的办学理念,艰苦创业的立校之本。快速推动学校全面建设和发展。现在的缙云县职业中专已经发展为省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重点职业学校、2012年被确立为缙云县职业中专“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单位。此时的缙云县职业中专犹如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开枝散叶,荫蔽一方,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两年的示范校建设,两年的创新发展之路。两年来,学校在叶云汉校长的带领下紧抓机遇、锐意改革、科学谋划发展定位,抓住当地经济发展的机遇,围绕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精心打造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会计电算化、机械加工技术四个重点专业,为当地培养一批又一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两年来,学校以内涵建设创特色,提升服务区域能力,走出了一条工学结合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内培外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特色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强基建制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服务社会发挥幅射作用的创新发展之路,实现学校跨越发展。

  人才培养篇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升人才服务能力

  在国家着力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背景下,如何践行“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建立特色有效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示范校建设期内,学校在“让每一位学生都出彩”的人才培养理念引领下,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

  叶云汉校长深知,从一所普通农村中职学校发展为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再到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单位,学校靠的就是面向社会办学,让专业对接产业,提升学校服务企业的能力。所以,伴随着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学校首先在专业建设方面,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接地气,让专业与当地市场“零距离”接轨。比如,缙云是全国特色机械装备产业集聚区,学校调整办学思路,瞄准地方产业需求,扎实做好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改革、实训条件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拓展与深化,服务地方机械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同时按照“做强主体专业,拓展新兴专业,改造传统专业”的思路,着力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引入企业化学生评价机制,加强专业建设监控和评价,保证专业教学质量。

  其次,在课程改革方面,学校按照有利于强化技能训练的要求和学生终身发展的原则,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创新课程实践与完善课程评价体系,积极探索了模拟教学、项目教学等适合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学校作为浙江省中职校首批选择性课堂式点学校,进行了“三选六段”选择性课程改革,学生在第1、2、4学期结束后进行专业方向和就业升学的多向选择,实施“专业认识体验”、“专业实验验证”、“专业实训认证”、“校内生产实践”、“校外学徒见习”“企业顶岗实习”等六个阶段专业成长,使学生真正从“自然人向职业人”转型,实现“专业——产业”互通共融,全面深入开展“学分制”、“现代学徒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基于此,学校确立了具有不同专业特性的“工学结合、校企融合、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比如: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结合汽修企业的用人需要,制定出“校企对接、档位递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性的将校内两年培养划分为“起步档”与“过渡档”,对学生进行基础夯实和能力培养;将校外一年顶岗定义为“加速档”,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拓展能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提出以构建职业岗位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依托理论教学、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三大体系,制定“学训融合,知习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企业调研,优秀毕业生回访,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下,确定专业主干课程,打破呈链状结构的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重新组合。形成职业道德素质课程模块、基础文化素质课程模块、专业基本技能课程模块、专业综合技能课程模块以及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模块的五大基本课程模块体系。会计电算化专业更是创新性的将专业认知、单项技能、岗位实训和等级证书结合起来,形成独具特色的“学训循环、岗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将会计电算化知识分解为6大技能共31个能力模块,逐层渗透。更值得一提的是,叶云汉校长还提出:会计概念是“大会计”,是一种会计服务能力,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可以胜任会计、出纳、仓管、收银、财经文员等多种岗位,面向多行业就业、创业。不仅将会计电算化专业在横向“技能树形结构图”,还提出了纵向发展的“塔式技能结构图”,要求所有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技能、出纳技能和统计技能,要求80%的学生掌握手工账务技能、会计电算化技能和报税技能,另外20%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学习财务管理技能。模式创新带来的最显著变化在于学生在校学习更有专业目标,专业定位更加清晰,就业方向更加明确,就业质量得到提升,形成了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

  校企合作篇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 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之魂,校企合作的广度、深度和紧密度,决定了职业教育发展的速度和高度,示范校建设两年来,学校大胆创新校企合作机制,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增强办学活力,实现了校企深度融合。

  近年来,缙云县职业中专加大了教育教学改革力度,深入推进校企合作育人,根据 “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人才对接企业”“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的办学思路,通过走访企业,相互沟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共赢发展,每个专业有2-3家合作企业。校企双方,共建实训基地,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2014年,学校的校企合作进入了第三个阶段——私人订制阶段。针对企业需要,多专业培养,通过走班制,按照企业需求,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单独组班,由企业参与教学,将企业文化引进班级文化,建立企业的归属感。同时,校企双方相互聘任领导。对私人定制班学生的教学,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督促落实评价修正教学方向,将员工的上岗培训提前到校进行,减少学生的过渡期,使学生早日上岗。学校提出了“三引三进”的要求:三引即引企业入学校,引产品入实训,引工程师入课堂;三进即教师进企业,学生工段,教学进现场,真正实现“双向挂牌,相互兼职,共建基地,资源共享,人才共同培养”的校企融合内涵。

  “为了实现校企深度合作,我们将企业老总请到学校办公。”叶云汉校长说,2014年5月,浙江固驰电子有限公司“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落户学校,与此同时,学校与企业签署协议,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深度合作”。企业负责人作为兼职担任副校长,直接参与学校内涵提升和专业建设,而教研组和公司车间、学生招生处和公司人事科等相应岗位也一一联动起来,通过相互兼职、实训基地共建、基础资源共享,实现1+1>2的效果。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学校选派干部和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中顶岗实践,了解产业的人才结构,分析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受益于校企深入合作带来的办学方式的变革,缙云职业中专尝试在班级管理中,进行的企业化管理。

  “校企合作后,企业作为实训基地,进行实现订单培养,学校作为‘缓冲带’,帮企业留住人才在本地就业。”固驰电子有限公司的品质负责人说,学校为企业开设特色班级或特色课程,输送一定数量、掌握相关技术或管理知识的毕业生,不仅如此,学校还为企业的在岗职工的培训提供优质服务,选派干部教师参与企业的管理改革和科技改革。个人工作室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重要载体和平台,以项目为导向,通过个人工作室,学校老师舒伟红与该公司合作开发的系类变频器专用模块,年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与浙江仙都仪表合作,主持开发了摩托车、电动车系列车用仪表,年产值2500万元。樊永恭主持的迅驰电子产品设计工作室,为浙江长虹电光源有限公司开发了T5系列26W电子镇流器、T9系列电子镇流器、T5系列电子镇流器3个新产品。

  师资队伍篇

  创新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中职学校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如何实施“人才强校”?如何吸引、培养、使用好各类优秀人才?校领导一直在探索具有学校特色,适合教师发展的新模式。

  缙云职业中专以打造一支名师引领、骨干支撑、双师主体、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为目标;对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大胆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机制,通过“上挂、横联、内提、外引”等办法,深入实施专业教师“六个一”工程,实现教师德育工作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实训指导与管理能力、教科研能力等全面提升。

  学校积极抓好全员培训,要求5年周期内教师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专任教师360学时全员培训率达到100%,90学时集中培训年完成率在40%以上。学校还组织老师积极参加省、国家组织的骨干培训。通过鼓励教师“走出去”的方式,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掌握最新鲜的教育教学信息。

  现在的缙云县职业中专已经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师274人,其中专任教师226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15人,技师54人。学校教师多次在技能竞赛中拔得头筹,为自己与学校赢得荣誉,学校2012年、2013年连续两次获得丽水市师生技能竞赛团体之冠。人才队伍的建设,推动了科学研究的步伐。学校的教师论文课题位居丽水市同类学校之首。仅2014年,学校就承担了12个省级以上课题,21个市级课题。

  面对已经取得的成绩,叶云汉校长有着更长远的思考,漂亮的大门,长长的塑胶跑道,明亮的图书馆,布满各个教室的网络与多媒体教学设备……这仿佛是每一所改革发展示范校的“标配”。那么,除了这些可见的“硬件”,改革发展示范校还应该示范什么、更应该示范什么?叶校长认为最重要的“示范”应该是在学校文化、校长理念、教师课改和学生技能四个方面,发挥一种“酵母”作用,而不能过于偏重“硬件”示范。未来,还应在规范做、合作做等方面有所示范,以开放式的姿态实现本地或外地学校相同专业的共同发展和优势资源的共建共享。正是以这样的计划为支撑,叶云汉校长对学校未来的发展信心十足。

  乘风击浪正当时,百舸争渡竞风流。

  今天的缙云县职业中专乘着国家中职示范校的东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体教职员工将乘势而上、开拓创新、团结奋进,努力为学校的明天创造新的业绩,铸就新的辉煌,谱写新的篇章! (王丽英 麻锦霞)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