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立德树人 做社会价值引领的时代先锋 --高校有关负责同志及专家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华网北京2月8日电(记者 施雨岑 王思北 刘奕湛)在当下网络资讯飞速传播、各种思潮涌动的时代,高校已不可能像过去一样置身于象牙塔内。那么,“天之骄子”们除了学好知识、做好科研外,还需要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吗?高校又该如何帮助“90后”大学生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丧失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就像没有了灵魂”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健说:“大学生在高校求学深造,除了智力成才,更重要的还在于精神成人。你不用正确的价值观来引导和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有其他的思想文化观点充斥和占领他们的思想和精神世界。”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韩震分析,如今高校德育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更多的是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这在心态上就容易导致人们视西方文化比我们先进,从而更容易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对中国自身的价值规范反而产生排斥情绪。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分化、利益格局多样化及价值观多元化,都导致了思想道德教育的困难。”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高校要放弃对师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的基本遵循,也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谈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育人工作的意义所在,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吴潜涛这样概括道。
韩震将这项工作提升到了全民族的高度:“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我们丧失了自己的价值体系,就像一个人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灵魂,必然陷入文化虚无主义;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根基,必定成为无根的浮萍,陷入没有方向感的存在状态。”
“讲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语言的神奇力量”
韩震坦言,在今天的高校里,宣传思想工作并不好做,一些思想理论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许多学生上课只为应付点名、考试等,并没有真正入脑、入心。我发现思政课堂上有许多‘低头族’,不是看别的东西,就是在上网。时间长了,思想理论课教师也往往失去自信。”
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吴潜涛认为,原因之一在于语言。“讲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语言的神奇力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社会实际、深入学生生活,做大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只有秉持教书育人理念,了解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语言风格,真正学会用大学生常挂‘嘴边’的话,用大学生身边熟知的事,才能有感召力地讲明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人生‘总开关’的奥秘。”
“我们内心牢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就是讲政治,但却不能言必称政治;灌输式、表态式的说教,无法和同学在一个频道上对话、交流和引导。”朱健建议广大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结合国家“政治”需要和学生“思想”需求,给同学“讲道理”,引导同学在明辨中明理、在笃实中笃信。
“以平等对话代替居高临下”
显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单单是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任务。专家们认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绝不是人人都天天背诵概念就“万事大吉”,而是体现在高校所有的工作环节中,渗透在师生员工所有的言行之中。价值观需要在体验中内化,在实践中升华。
起源于延安的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培养外交、外贸和外宣人才著称。因此,学校因势利导,经常邀请老教师、老领导回校给在校大学生讲述学校的“红色基因”,请已经成为大使、驻外记者、著名翻译的老校友来讲国家的发展,增进师生的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
“用软性渗透替代直接灌输,以平等对话代替居高临下。” 韩震说:“不能把这项工作生硬地看成一部分人教育另外一部人,而应该是一个互相教育和自我教育的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在大力宣传优秀在校生和年轻校友先进事迹、让在学生中具有高人气的名师通过书信形式为新生或毕业生群体寄语等活动的同时,还尝试在专业课程中开发一些德育课程,或提炼出部分德育课程内容,这种做法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面效果非常显著。朱健介绍说,“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给一年级学生上《船舶导论》课时,第一课就把同学们带到造船的现场去参观和感悟。热气腾腾的造船现场,激发了他们作为造船人的使命,以及为建设造船强国奋斗的责任感。”
讲清讲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决不能成为传播西方价值观的传声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