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沈阳化工女生受青睐 辽宁大学本科生更抢手

2015-01-09 08:32:00   来源:沈阳晚报   作者:丁宁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1月8日,辽宁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化工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省属院校公布了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从毕业生就业区域来看,在辽宁就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分别各自占就业人数的37.74%和55.04%。
 

  原标题:沈阳化工女生受青睐 辽宁大学本科生更抢手

  省内高校陆续公布2014届毕业生就业

  辽宁省属高校毕业生,毕业后都去了哪里?

  1月8日,辽宁大学、沈阳建筑大学、沈阳化工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省属院校公布了2014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辽宁大学

  2014年,从就业率上看,本科就业率高于研究生。辽宁大学共有6741名毕业生,与2013年总人数相比增加32人。其中,本科生4725人,硕士研究生1880人,博士研究生136人。截至2014年12月31日,本科生就业率为91.87%,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为76.64%,博士研究生就业率为83.08%。

  从毕业生签约单位性质来看,签约单位以企业为主,占总签约单位性质的76.68%。研究生除选择企业就业外,一部分毕业生到高等教育单位就业,达到17.73%。从签约单位地域来看,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多以辽宁省内就业为首选,占64.66%,尤其以沈阳市和大连市为主,分别为33.27%和16.75%。东部地区就业明显高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本科生大部分集中在江苏、广州、山东等,研究生就业除辽宁外,比较集中的区域为河北、河南、内蒙古等。

  从就业流向看。2014年辽大毕业生文科生为4885人,理科生为1856人,比例为2.6:1。其中文科生就业流向相对集中在银行、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律师事务所等;理科生就业流向相对分散,主要是机床、药厂、电子科技等相关企业。从签约行业结构来看,金融业签约较多,占总签约行业的25.06%。本科生签约行业前五名为金融业占25.64%、制造业占14.26%、信息产业占9.68%、服务业占6.54%、零售业占5.69%;研究生签约行业前五名为金融业占24.34%,教育业占21.72%,政府、公共管理占20.88%,制造业占7.45%,信息产业占5.35%。

  沈阳化工大学

  从就业率上看。2014年本科毕业生共2960人,截至2014年11月31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3.21%。在毕业生中,升学人数占13%;出国留学的占1%;在单位就业的最多,占76%;灵活就业的占3%;未就业的占7%。仍未就业毕业生主要是正在准备2015年研究生考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考、办理出国手续、准备参军等。虽然相对而言,理工类女生就业难度高于男生,但在实际就业中,女生就业率高于男生。

  报告透露,2014年,化工大学理工类专业就业率为92.88%,文史类专业就业率为94.48%,艺术类专业就业率为93.98%,体育类专业就业率为94.44%。其中,材料物理(高分子方向)、工业工程、环境科学、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科学工程与计算方向)、工程管理、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专业就业率为100%。

  经过统计,从各省份就业分布来看,毕业生在辽宁省就业的人数最多,占比例达47%。对毕业生在辽宁省各地市就业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沈阳市就业的比例最高,为61.70%;其次为大连市,占11.61%。此外,本科毕业生中签约2383人,占总数的86.37%;升学376人,占总数的13.63%。

  化工大学在报告中表示,用人单位虽然在招聘简章中大部分没有性别限制,但在实际招聘过程中,隐性的女生就业歧视现象仍然存在,对女大学生就业造成了较大影响。以同一专业的毕业生为例,女生学习成绩往往比男生好,但在求职过程普遍期望值却比男生低,即使得到了面试机会,大部分用人单位还是倾向选择男生。而2014年的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来看,女生就业率反而比男生高。化大2014年毕业生中,男生共1812人,1676人就业,就业率为92.49%,女生共1148人,1083人就业,就业率为94.34%,由于女生就业期望值比较低,所以女生就业率高于男生。

  沈阳建筑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2014届毕业生共3558人,本科生2916人,研究生642人。从就业率来看,截至2014年年底,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为94.17%,毕业研究生年终就业率为96.73%。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国内就业2321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79.60%;国内升学373人,占12.79%;出国52人,占1.78%。

  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看,排到第一位的是国有企业,占64.15%,第二位的是科研设计单位,占10.30%。进入世界及国内500强企业的本科生达1335人,占就业总人数的57.52%,其中进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所属企业的达到923人,占39.77%。

  从毕业生就业区域来看,在辽宁就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分别各自占就业人数的37.74%和55.04%。而在辽宁就业的毕业生中,有七成选择了省会沈阳。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地区就业人数和比例稳定在就业总人数的20%以上。有趣的是,到中小城市就业的研究生多于本科生,本科毕业生为11.50%,毕业研究生达21.49%。

  鲁迅美术学院

  2014年,鲁美本科毕业生共1862人。硕士研究生145人。从2005年起,毕业研究生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2014年毕业研究生人数是2005年的3.6倍。由于学校的专业特点,毕业生主要流向是自由职业。

  从2005年到2014年,鲁美本科毕业生规模统计数据显示,10年间毕业生规模呈现两次特殊情况:2006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较2005年增长近0.7倍,2011年本科毕业生人数较2010年增长0.85倍;男女生比例差也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男生少女生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2014年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2.5倍。而从2005年至2014年间,毕业研究生规模统计数据显示,毕业研究生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2014年毕业研究生人数是2005年的3.6倍,女生人数多于男生,但男女生人数比例相差不大。

  在就业率上,2005年至2007年间,毕业生年度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签约率保持在75%以上,而2008年至2014年,毕业生年度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而签约率有所变化,其中2009年的签约率由2008年的68.81%下降到22.98%,2010年以后的签约率均维持在10%左右。2005-2014年升学和出国情况并无明显变化,升学率维持在5%-10%左右,出国率在0-2%之间。相比较而言,毕业研究生就业率相对稳定,2005年至2014年研究生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从就业方式来看,10年来毕业研究生没有升学和出国人员,签约率较本科毕业生平稳,在6%-20%之间波动。

  因为美术专业特点,从毕业生就业单位的性质流向上看,2014年鲁美本硕毕业生的就业主要流向是自由职业,但在签约的单位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毕业研究生就业去向高等院校、国有企业及事业单位的比例为5%,而本科生同等去向不足1%。

  2014年毕业研究生在辽宁省就业的比例达到9成,其他各省不足1%。

  沈阳体育学院

  从就业率上看。2014年,沈阳体育学院2014届毕业生2085人。本科生初次就业率84.70%,年终就业率90.71%;研究生初次就业率85.70%,年终就业率91.44%。升学11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47%;参军入伍2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29%;就业175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4.03%,未落实19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9.21%。从毕业生人数上看,近三年体院本科毕业生人数略有下降,就业率百分比基本稳定,毕业研究生人数略有上升,就业率相对稳定。

  从近三年毕业生就业单位行业流向来看,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从事教育类、体育类、现代服务业、批发零售业的毕业生人数比重较大。去年6月,体院也针对2014届本科毕业生开展就业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重视“行业前景”和“薪酬福利”,理想的“职业发展机会”和“个人兴趣”依然是用人单位吸引毕业生的重要因素。

  此外,结果显示“求职技能缺乏”和“实践经历缺乏”是本科毕业生目前未就业的主要原因;其次,就业单位开出的薪资福利条件与毕业生理想差距过大也影响了毕业生就业。结果显示,受学校所在地沈阳和毕业生中辽宁生源占较大比例等因素影响,辽宁省是毕业生最为期待的工作地点,总体看来,沈阳市、北京市、上海市、生源地(除辽宁、北京、上海)等都受到了毕业生的重点关注。(记者 丁宁)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